劉芳
摘要: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深入研究了小學數學知識結構與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多角度分析了如何有效提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踐活動課堂? ?教學質量? ?有效措施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而積極實現學生主導課堂、有效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傳統(tǒng)教學固化、教師專業(yè)度不高等因素,實踐活動課堂出現或多或少的教學困難,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顯示出新的發(fā)展變化,實踐活動課堂成為教師實施教學計劃的主要教學形式。
小學數學作為理科性學科,知識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的特點,學習難度較大。因此,教師應不斷調整改進教學方案,以學生實踐性操作探究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實踐教學應運而生。因此,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措施,吸引學生參與的興趣,調動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好數學,進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
教師應注意,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難以有效處理數學教學中的理論信息,且理論性太強的講授不利于學生理解。此外,小學生通常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具體形象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如在教學“比一比”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描繪“森林里小動物們比賽跳遠”的情境,請學生幫助小動物們將跳遠成績進行正確排列,并選出前三名的小動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字比較獲得答案。這樣,通過具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將枯燥復雜的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增加了課堂實踐活動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靈活變化課堂活動,實現寓教于樂
在開展實踐活動教學時,許多教師往往將教學過程流于形式主義,即大部分教師常常采用單一性的課堂計劃,而且在制訂課堂活動計劃時忽略了學生的發(fā)展訴求與興趣因素,致使課堂實踐活動難以深入學生內心,從而難以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鑒于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單一化的教學形式,注重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與專業(yè)經驗,靈活設計課堂活動,給予學生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還應注意,活動的有效設計應建立在學生基礎數學能力與知識水平之上,真正實現寓教于樂,以避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失去自信、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完善獎勵機制,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實踐活動教學的根本是促進學生通過主動性觀察、思考和交流,以獲得數學知識,所以學生的高效參與是有效提高實踐活動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競爭與表現意識較強的心理,合理設計獎勵機制,給予學生被關注與收獲表揚的喜悅感和自豪感,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投入課堂實踐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定期總結學生的表現,并記錄情況,對長期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特定的獎勵,為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鼓勵性的獎勵。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每月“學習小標兵”的選舉,用這種榮譽感和儀式感,鼓勵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表現良好的學生。這樣一來,有效獎勵機制不僅能夠鼓勵學生努力提升自己、取得進步,而且獎勵的設置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表現欲,實現了數學課堂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良性教學。
四、結語
實踐活動課堂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課堂,符合現代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所以教師應給予充分的信心與耐心,不斷總結科學有效的教學經驗,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實現實踐活動數學課堂的優(yōu)質教學,促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引導學生形成具有專業(yè)知識儲備與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雙優(yōu)人才。
參考文獻:
[1]齊紅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苑教育,2016,(12).
[2]高冰.探究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10).
[3]彭文其.基于對活動素材的有效研讀——透過教學實施看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案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3).
[4]張正鳳.探究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性”——綜合實踐活動課《假日小隊》教學片段及思考[J].學苑教育,2011,(24).
(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年縣六0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