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明
(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zhèn)第一中學,江蘇太倉 528400)
作為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已經常??梢栽谡n堂上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景。有人會說,閱讀是一種個人行為,為什么要小組合作?筆者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小組合作閱讀的必要性。
有些學生因為其成長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不喜歡閱讀,但環(huán)境可以加以改變。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在一個有閱讀氛圍的群體中,容易引起全體人員的從眾行為。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形成有關閱讀的班級輿論,對個體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影響,促使其與班級取得一致,這種類似于物理學上“共振效應”的話題共鳴,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1]。
一個人的閱讀面是有局限的,小組合作閱讀就可以使得個人的閱讀面進行“擴容”。比如男生對熱血、武俠可能更感興趣,若小組內的男生成員聲情并茂地講述《水滸傳》《射雕英雄傳》等故事,就會改變女生以為熱血、武俠類著作只有打打殺殺、腥風血雨等情節(jié)的錯誤觀點,帶動女生成員對書本的了解以及對相關作者其他作品的閱讀興趣。筆者班里就有一位語言表達能力強、表現欲充分又不怯場的男生,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脫穎而出,他在講《西游記》《水滸傳》的時候很有自己的風格,一些假裝驚堂木一拍那種說書先生模樣的細節(jié)表現,引得全班都聽得津津有味。
小組合作閱讀就是系統(tǒng)利用閱讀過程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也就是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來促進學生閱讀。美國國家教育實驗中心有這樣一個報告:閱讀24小時之后鞏固率上升到20%;而調動各種感官獲得知識,24小時以后,知識的鞏固率要上升到30%;交流、合作、討論之后,鞏固率更是能達到50%[2]。
班中不少學生對一個故事或整本書的解讀粗淺而零碎。以教材中的文本閱讀為例,比如對《偉人細胞》中賈里人物形象的賞析,學生往往僅從某個詞句出發(fā)就做出定論,觀點通常是片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小組不同成員的視角不同,通過合作探討交流,互相補充,就能歸納出更為全面的認知,明白要從多方面來考查一個人,而且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也會因此更加記憶深刻。
學生的智力水平整體差別并不顯著,但其學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異頗大。學生的智力類型、認知風格及個性性格也會因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而產生某些差異。有些學生因為自身條件的局限,看書看得比較淺層,此時若能有學優(yōu)生針對性地點撥提醒,往往能夠使其茅塞頓開[3]。
從筆者已經推行的小組合作閱讀實踐中可見,一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有思想的,他們能在概述情節(jié)的時候點評人物,加入自己的看法。學優(yōu)生考察班內其他同伴閱讀效果的形式也比較多樣:基礎性質的填空題、簡答題,融會貫通的選擇題和各抒己見的主觀論述題,應有盡有,基本覆蓋班內閱讀水平的各個層次,以生帶生的閱讀成果還是比較有效的。
比如在交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第九章內容時,有學生問道:“達雅變成了布爾什維克,保爾為什么非常高興?”答曰:“她是保爾的妻子,是一個在家里邊受氣的女孩子,是保爾領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能成為布爾什維克,保爾當然會非常高興?!钡珕枂栴}的學生補充了他的想法,他覺得:“這一情節(jié),更側重體現的是保爾這樣的布爾什維克對群眾的引導影響之大,他們也許身殘但依舊志堅,經歷了重重困難依舊能到需要他們的地方去;像保爾,就是在那么不利的情況下,成功改造了達雅,下了火線,在平凡生活中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這無疑讓保爾布爾什維克的形象更加高大,這也是作者希望的,但這種高興,卻可能少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那種角度立場,這段感情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卻不見得是一場幸福的婚姻?!币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筆者作為教師,能聽到這樣的聲音,給予了肯定,整個過程中臺下學生聽得有滋有味的畫面也讓筆者深感欣慰。
對于一個會讀書的人來說,一個人的閱讀可能更有味兒,但并非全部初中生都是如此[4]。在組織過多次閱覽室、圖書館閱讀之后,筆者發(fā)現一部分學生愛讀課外書,懂得了不少知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只看漫畫,對于純文字的讀本甚少觸碰,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們孤立地讀書,有一定的閱讀障礙,缺少了同伴間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于是,筆者決定由學優(yōu)生牽頭,組織進行精彩紛呈的分享。分享的形式是多樣的,除了傳統(tǒng)的書目推薦,還可以是線路圖繪制、人物形象繪畫,包括一些具備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一定的探索和討論的價值,不用講求深奧,但可以追求“激趣”,只要能引起同學的正向閱讀興趣,均可以采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總體表現為獎勵依據的學習方式,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爭先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在小組合作閱讀中同樣有效。小組合作閱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參與閱讀,人人體驗成功、探索與發(fā)現的樂趣,通過合作,營造“眾樂樂”且各有收獲的學習氛圍。
再者,小組合作閱讀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固定地圍坐在一起介紹、討論,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讓學生在組內自己分配角色進行文本表演,還可以把學習任務提前布置給小組,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有效的信息深加工,然后在全班演說、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小組合作閱讀就會更為靈活有趣,能更多方面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能力。
小組合作閱讀是為了讓學生變“苦讀”為“樂讀”、變“死讀”為“會讀”,在時代呼喚“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通過小組合作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素養(yǎng),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