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小學 徐小雁
筆者認為,小學教師在自己的語文課堂中融入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分析事物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想象與還原,對課文的創(chuàng)作結構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分析與體會。因此,教師加強對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情感的理解能力。一旦學生們擁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自然就會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此時,如果教師們再借助寫作教學來鍛煉學生們對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那么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得到提升。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筆者曾要求學生們對與四季相關的記敘性文章進行大量針對性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對描述四季的語言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與記憶。接著,筆者布置類似“我記憶中的春天”的作文,讓學生們將自己在閱讀中積累的詞句以及技巧展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們語文學習效率的目標。
“以讀促寫”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進而為學生們的寫作提供良好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大量閱讀”指的不僅是閱讀的篇數(shù),還有閱讀的遍數(shù),即學生們閱讀同一篇文章的次數(shù)。筆者建議學生們對一篇好的文章,最好能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小學語文老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主要是想讓學生們學習如何去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嘗試從文章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去觀察和分析事物,進而洞悉文章的表達情感,掌握文章表情達意的技巧。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學生們會慢慢學會自己去選材、如何確定文章主線、如何運用詞句,從而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耙詫懸x”指的是學生們要在實踐中多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寫”的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自然而然地主動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此時,如果老師們再推薦一些相關性文章或書籍給學生,“以寫引讀”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比如,筆者在教授《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時,會重點要求學生們注意文章中對植物的描寫技巧以及情感表達方式,讓學生們學會觀察、描繪植物,學習作者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立意構思方式。接著,筆者要求學生們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植物進行觀察與記錄,并鼓勵學生們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來描繪這些植物,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再比如,在“我記憶中的春天”的寫作訓練中,筆者會讓學生們通過重復修改、升華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引導學生們積極去閱讀相關內容,如《春天》《我愛春天》等。讓學生們“以寫引讀”,在閱讀中尋找到能提升自己語文寫作能力的方法。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經(jīng)過了專家以及教育者們的精挑細選以及仔細甄別,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以及代表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課程內容,盡可能地挖掘出每一篇課文的價值,使語文教材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們深入學習課本,朗讀、背誦課文中精彩片段,讓學生們學會在閱讀中思考與創(chuàng)作。比如,在教授《狼與鹿》一文時,筆者要求學生們反復閱讀課文并背誦課文中重要的段落,讓學生們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作。同時,筆者引導學生們對生態(tài)平衡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們對生態(tài)平衡原理以及保持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最后,筆者會組織一場研討會,讓學生們用“青蛙與蟲”等新例來詮釋生態(tài)平衡的原理。經(jīng)過新一輪的思考與訓練,學生們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運作過程以及破壞后果,這不僅提升了學生們“讀寫結合”的能力,還加深了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一舉兩得。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強化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最好方法,便是鼓勵學生們在閱讀中嘗試縮寫、仿寫與隨筆寫作?!翱s寫”要求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概括提煉,并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達出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總結歸納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們語言表述的能力?!胺聦憽敝傅氖菍W生們模仿文章的結構與表達方式,以相似的題材進行寫作練習,目的是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結構組織能力。比如,筆者在教授《廬山的云霧》一文時,重點講述了從上到下、從山頂?shù)缴窖俚缴焦鹊慕嵌让鑼懛绞揭约氨扔?、排比等修辭手法,教會學生們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寫作,并讓學生們進行了一定的仿寫訓練。“隨筆寫作”指的是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們拋出特定的主題或題目,引導學生們進行隨意創(chuàng)作,這種隨筆練習能極好地鍛煉學生們的應變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筆者在《黃果樹瀑布》一文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們選取自己家鄉(xiāng)的一處美景進行主題創(chuàng)作。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們遇到考題時的應變能力與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使用一種教學方式,更不能將讀與寫的教學過程分離開來。教師們只有在讀寫結合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根據(jù)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因此,筆者建議廣大語文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去用心琢磨、深入思考,爭取讓“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