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娜
【摘 要】導演的風格從其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作品的風格受導演自身的影響和限制。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一位導演具備了成熟的世界觀與藝術觀,能在自己的影片中通過對視聽語言和敘事結構的選擇,從而發(fā)揮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潛力,形成自己的敘事風格。
【關鍵詞】導演;風格;王家衛(wèi)
中圖分類號:J9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107-01
“現(xiàn)代電影導演是拍片過程中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力量。電影藝術變成了導演的藝術——或者說的更確切些,是影片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1]在拍攝的過程中,導演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拍攝想法實踐于每一個電影元素中,從而賦予影片自己獨有的風格和個性.
一、故事的主題
“主題”意識對導演選擇劇本有重要影響,雖然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導演受制于制片方,對劇本沒有百分之百的選擇權利,但是每一位有自己獨立見解的導演卻仍然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觀念滲透進影片的方方面面。
對于一位創(chuàng)作者來說,他接觸的劇本內容必然多種多樣,但通過影視作品的畫面、結構等,觀眾依然可以感受到作品獨屬于他的風格,了解作品的主題。王家衛(wèi)憑借其獨有的敘事方式和影像風格,以自己的視角解讀了都市中男男女女的精神世界,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細數(shù)王家衛(wèi)的影片,《阿飛正傳》中,旭仔拒絕了售貨員蘇麗珍和舞女露露的愛情,而旭仔的親生母親則拒絕了與自己的兒子相認;《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為了不被別人拒絕,寧愿先拒絕別人,所以歐陽鋒此生再也沒有回過白駝山。影片中傳達出來的這種拒絕或許也是在反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問題,人物之間很少有面對面的溝通,更多的是人物獨白,比如《重慶森林》中金城武飾演的警察撞到金發(fā)殺手時響起的:“我跟她最近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后,我愛上了這個女人。”貫穿王家衛(wèi)影片的人物關系的疏離和身份的缺失,恰恰反映了當時香港的社會狀況,1997年香港回歸使人陷入焦慮和不安,王家衛(wèi)通過電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香港人孤獨、飄零的心理感受。
二、視聽語言的構建
影片的敘事語言包括畫面構圖、鏡頭運動、音樂、音響等元素,影視作品訴諸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每一個導演都在試圖講好一個故事,在電影創(chuàng)作過程中,通過多種敘事手段,傳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
與此相應的是王家衛(wèi)極具風格化的敘事語言。鏡頭的運動決定了影片的整體基調,王家衛(wèi)的影片多使用移動鏡頭,這得益于王家衛(wèi)御用攝影師杜可風的高超技藝,拍攝過程中多使用手提攝影機,鏡頭跟隨人物的晃動,給觀眾營造出了一個充滿運動感的空間。除了鏡頭的運動,影片的畫面構圖也很少有常規(guī)構圖,《重慶森林》和《花樣年華》中有許多傾斜構圖,而人物也常常被放置在畫面的一個角落。許多畫面呈現(xiàn)出近景扭曲失真,遠景則模糊遙遠的狀態(tài)。
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中,多利用臺詞、獨白、音樂這三個元素呈現(xiàn)出個性化的視聽語言。音樂使畫面更具感染力,在《花樣年華》中,周暮云和外出的蘇麗珍偶然相遇,在晦暗狹窄的樓梯上兩人不斷地擦肩而過,主題音樂《Yumejis Theme》響起,賦予了這段邂逅許多美感。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中,獨白的分量被不斷加大,大量的人物獨白貫穿影片始終,與音樂音響的地位等同,除了幫助完成敘事外,還可以輕易挖掘出人物內心的真實想法。
每個導演在視聽語言的塑造上都有著不同的手法和側重點,在遵循著主題的同時,使自己的影片變得更加有層次感,也通過視聽語言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以貫之的個人風格。
三、敘事結構的安排
敘事結構是影片故事的骨架,有個性的導演都在力圖尋找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安排情節(jié),“后現(xiàn)代作者有意違背線性次序,故事的情節(jié)順序顛三倒四,由結尾重又生發(fā)成開端,暗示著某個無窮無盡的循環(huán)往復特性?!盵2]王家衛(wèi)的電影大都呈現(xiàn)出新穎獨特的敘事結構,敘事表現(xiàn)出極強的碎片化特征。
在王家衛(wèi)的作品多都采用非線性敘事結構,體現(xiàn)出了鮮明的后現(xiàn)代風格??赐暌徊客跫倚l(wèi)的電影,觀眾可能對整體的故事情節(jié)印象模糊,但卻會記住其中的一個場景、一句打動人心的臺詞,甚至是一個飄忽的眼神?!吨貞c森林》分為兩個部分,講述了兩個互相沒有交集的故事,上半部分講的是失戀的警察223,與金發(fā)販毒女殺手的故事。下半部分講述了警察633與女朋友分手后,在自己常光顧的快餐店結識了新來的女服務員阿菲,兩個人之間逐漸產生了愛情。
四、結語
總之,作為一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導演無疑地要對影片創(chuàng)作全面負責,在影片中通過與眾不同的電影元素和獨特的電影敘事手段,傳達自己的世界觀和藝術觀,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個人與眾不同的敘事風格。
參考文獻:
[1](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M].伍菡卿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142.
[2](英)波林·羅斯諾.后現(xiàn)代主義與社會科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