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國
(山東省無棣縣第二高級中學,山東無棣 256600)
高中是學生重要的學習階段,學校的教育基礎對高中學生的影響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新課改提出現(xiàn)代化教育要時刻創(chuàng)新,應做到以人為本。因此高中學校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改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大力提倡人本管理理念,并積極滲透到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具體體現(xiàn)在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以及方式、改良評價機制、加強人文關懷等。這對于學校的管理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須不斷地總結管理經(jīng)驗,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核心?!墩撜Z·鄉(xiāng)黨》中有這樣一段相關的名句:“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笨梢娺@種思想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孔子關注人的生死遠遠超過對馬的關注。這種觀念對后世的學子影響深遠。而人本管理理念就是這種觀念的實際體現(xiàn),以人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表達,促進學生興趣愛好的發(fā)展,一切以學生為核心,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的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積極動手的能力,時刻關注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生活[1]。這就意味著,學校管理者不能時刻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而應走到學生中間去觀察、體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際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共性,真正做到服務于學生,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管理改革。學校管理從上而下,服務于學生,幫助學生的學習及促進學生的成長。由此可見,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是學生、教職員工、教育、服務這四個方面相互交叉及相互作用的管理理念。
比如,管理者想提高學校的升學率,一味地強抓學習,占用學生的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甚至是課間時間,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心理訴求。這樣沉重的學習壓力反而觸發(fā)高中學生產(chǎn)生負面情緒,不利于學校的管理。管理者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理解和關心高中學生,做到張弛有度,合理設計課程安排,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為高中學生的個人特性發(fā)展留有空間。
高中學生是學校的核心,是學校管理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學校的管理制度應圍繞學生的發(fā)展為重心展開,探索學校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高中人本理念管理制度是高中管理者的首要任務之一。管理者須明白建立管理制度的積極目的是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樹立理想與目標,為學生的高考以及更高年級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運用人本理念管理制度管理學生時,應充分發(fā)展人文主義關懷,體現(xiàn)出主科與副科兩手抓,高中學生愛好與學習齊發(fā)展,課堂課間合理分配的方式,并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總結完善管理制度。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合現(xiàn)在的學生,這要求管理者須與時俱進融入新觀點、新方式,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現(xiàn)在的學生。建立人本理念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學校與學生共同實現(xiàn)成長與進步。制定富有時代特征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使教學多元化,這也是人本理念管理制度的改進方向。落實到具體操作上表現(xiàn)為: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教師與學生關系平等,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時刻關心學生,及時收集學生的信息,反饋課堂學習情況。總而言之,要想在學校管理中滲透人本理念,就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管理制度。
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在管理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以及教師的行為,便于學校的正常運營,對促進學生以及學校的長遠發(fā)展有重大的意義。以人為本大力實施人本理念管理制度,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與積極性,有利于維護學校的校園文化與校園形象,有利于學生正常有序的學習與休息等。
獎懲機制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及教職員工,促使其產(chǎn)生表現(xiàn)意識以及競爭意識,有利于激發(fā)課堂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校的發(fā)展[2]。
如,針對學生的獎懲辦法:《一個月高質量完成作業(yè)獎勵方案》《優(yōu)秀學生考核方案》等。如《學習進步突出者的獎勵方案》的獎勵方法:班會表揚;免一次家庭作業(yè);現(xiàn)金獎勵。獎勵程序:同學推薦或個人自薦→任科老師審核→班主任批準。合理利用獎懲機制,能使學生及教師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及滿足感,大大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更加有利于學校的管理。
社會上的各行各業(yè),都有必須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在紀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學校應建立以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的紀律制度,使學生與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據(jù)可行。①教職員工不得無故曠課曠工。教職員工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在上班期間不能無故曠課曠工,若真有特殊情況須提前請假寫假條,得到領導批注后方可離校。②課堂紀律。課堂要保持相對安靜,不能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不能吃零食、玩手機等。但是課堂紀律不是指課堂絕對的安靜,應以學生及課堂內(nèi)容的實際出發(fā),學生在該積極討論的時候積極進行,不應打擊其積極性。③學生不能無故遲到早退。這也不是絕對的,學生寫清楚具體原因,什么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給家長簽字,班主任審閱給予批準之后方可請假。
“學不好師之惰”,學生學不好沒有什么進步與教師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3]。學校應大力支持、鼓勵教師不停地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素質,為將來培育英才做準備。針對優(yōu)秀教師,學校應主動提拔,給其提供進修機會,主動讓其參加各種校外活動、學術交流等;或者給予其學習基金獎勵,由學校出面給其報一些課程或者省外的學習;又或者大力支持其參加比賽,提供時間以及資源,幫助其順利完賽,若獲得名次,還應給予相應的獎勵、大會表揚等。
古時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所要表達的就是環(huán)境對人的學習成長的積極意義。校園文化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好的校園文化具有引導意義,是學校發(fā)展的方向,是學生的明燈。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人生發(fā)展方向,這是平時的學習無法實現(xiàn)的。如,建立校園文化墻。文化墻具有唯一性,是學校獨有的精神風采,是學校?;甑木唧w體現(xiàn)。文化墻是一種藝術行為,賦予墻壁一些意義,讓其開口說話,像“潤物細無聲”詩中描述的一樣,潛移默化地去熏陶學生,達到教育的目的。
總而言之,人本管理理念對于學校以及高中生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學校管理者應該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探索改善管理制度,為學校師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氛圍,達到提升學校整體形象以及提高高中學生學習效率的雙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