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原
(江蘇省南京市寶船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接到要上一節(jié)示范課的任務,經過反復斟酌,筆者確定了《有多少人為了我》這一課題,帶領學生走進勞動者的世界,懂得自己的成長與他人共生共存的生態(tài)關系,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行為方式和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落實了《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觀察周圍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尊重并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這一要求[1]。
為了拓展學生的生活經驗,筆者和同事們扛著攝像機在學校里開始了記錄片的拍攝。學校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很早就來到學校進行清掃校園的工作,食堂師傅把每個班的飯桶和湯桶有秩序地放在每個班級門口,保安護送每個學生安全上學、放學……這些勞動者一年四季,不管是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都是這樣默默地工作,多么辛苦??!筆者累并感動著,把拍攝下來的視頻制作成了教學的素材,并設計了如下品德課堂。
(1)學生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許多人辛苦付出的基礎上的。(2)從內心對勞動者表示感激,也能為了他人考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明白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為了我們辛勤付出著。(2)讓學生能意識到“我為人人”才能有大幸福。
(1)同學們,你們一天天在長大,一晃都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可是在父母的眼中,你們還是小孩子,你的爸爸媽媽一定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
(2)學生交流
(3)同學們,你們都因為有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而感到幸福。其實啊,在社會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勞動者也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辛勞著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有多少人為了我》。
(4)設計意圖:談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三年級的學生肯定想起了自己的親朋好友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但是和自己陌生的勞動者們同樣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一版塊的設計試圖把這一關系凸顯出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根據生成的問題,展開本次的品德教育活動。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勞動者為我們辛勞嗎?
(2)就拿我們的衣食住行來說吧。請四人小組討論,出示討論要求。
(3)學生匯報
衣:就身上穿的衣服來說。師(手指太陽圖標):從棉麻絲毛這些原材料,到穿在身上的這件款式新穎、舒適大方的衣服,竟然需要那么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
過渡:除了衣服,還有飲食也都離不開勞動者們的付出。
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走近一位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她就是負責食堂工作的王阿姨。(播放視頻,說明:最后的一張照片是阿姨們忙碌完手邊的工作蹲在走廊的一角匆匆地扒幾口飯的照片。)
觀看、交流:哪個畫面觸動你的心靈了?
學生總結回答:①勞動時間長。②流程多。
追問:阿姨一天要做的工作,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一口氣都說不完了,真是太繁忙了!還有那裝滿飯盒的箱子和湯桶沉極了,拖動它們要花費多少力氣啊!
學生總結:③強度大。
過渡:除了飲食,還有住房也都離不開勞動者們。
?。河袥]有父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請你來談一談。面對父母辛勞工作,你是怎么關心他們的?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評:你真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啊,做得很好!
過渡:除了住房,還有出行也都離不開勞動者們。
行:①體驗當“護學崗”?!白o學崗”: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的職位。(佩戴紅袖章)②情景一:學生上學了。情景二:上學時車輛較多。情景三:已經很晚了。情景四:嚴寒酷暑。③學生采訪。④你想對這些勞動者說些什么?
學生答:要尊重這些勞動者。教師評:你們懂得八禮四儀,因為你們人人都有待人之禮。
(4)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尊重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這一零距離的視頻再現(xiàn)就能把課堂內外聯(lián)系起來,既能讓兒童了解身邊勞動者的辛苦,又能幫助他們掌握訪問方法,為以后的觀察、訪問勞動者打下基礎。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感情,影響學生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價值觀。這一感恩勞動者的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1)剛剛老師提到的王阿姨是從四川到我們這兒來打工的農民工,她的家在農村,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城市打工。你了解她的工作嗎?
環(huán)境惡劣:布滿煙塵。
勞動時間長:為了趕工期,夜以繼日地工作。
住房條件差:她住的是簡易工棚。
吃的簡單:簡單的盒飯。
收入微薄:送一餐才幾元錢。
(2)生活中到處都有農民工的身影,他們從事著重活、累活、臟活……卻無怨無悔。但又是誰傷害著他們的尊嚴(播放視頻)。
師:老師看到了你表情凝重,說說你在想什么?
師:看到你微微低下的頭,你又想對他們說什么?
師:農民工是無數(shù)勞動者中的一員,靠勤勞的雙手為我們建設美好的家園,他們是可愛的、可敬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3)《勞動法》保障了他們的合法權益,也保障了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4)設計意圖:有效的法律學習已經進入道德與法治的課堂,讓學生了解和勞動者有關的法律,讓他們懂法、守法,成為合格的公民也是品德課堂的追求目標。
(1)師:大家看,有那么多人為了我們付出,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呢?——拿出愛心條讓我們寫一寫。
(2)找兩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愛心條。
師:看,我們班同學如此有愛!這就叫作:我為人人。(板書)
(3)師總結: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中,我們享受著溫暖,同時表達著自己的愛心,這真的就是:人人為我甜,我為人人樂。讓我們?yōu)榇艘黄鸶冻鲂袆影桑?/p>
(4)設計意圖:立足生活,根據自身的特點、本地的實際情況,巧妙地甚至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我們的教學素材,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使品德課堂變成鮮活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真實地感受生活中的歡笑、煩惱,這樣的課堂才能從兒童出發(fā),讓兒童成長。
總之。教師要善于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義的現(xiàn)象和問題而生成教育主題,并實踐著“從兒童出發(fā)”的品德理念。品德課程就要回歸生活,回到兒童的生活中去?!俺砷L”是無法灌輸?shù)模荒苡蓚€體在自我發(fā)展、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