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蘭
梁啟超提出“制于文,先布其位,猶夫行陣之首次,階梯之有依也”。架構(gòu)綱要是寫作成文的基礎,也是謀篇布局的關(guān)鍵。小學階段的寫作訓練與教學,教師要引領學生認識到謀篇布局的重要性,要從課文內(nèi)外來滲透框架思想,打好寫作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讓文章更有章法。
小學生作文教學,重在“言之有文,言之有序”。所謂“文”就是要有內(nèi)容,能夠表達出具體的想法、認知、見解、思想等;所謂“序”,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主次、先后,做到寫作思路條理化,文章層次分明化,結(jié)構(gòu)布局合理化,給讀者以形式上的閱讀美感。當然,框架意識如何滲透?如何讓學生理解寫作的結(jié)構(gòu)與形式?我們以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詹天佑》一文為例,本文講述的是詹天佑為中國人民修筑的第一條鐵路的故事,從文本的結(jié)構(gòu)與布局來看,1至3段介紹了帝國主義想爭奪京張鐵路修筑權(quán),詹天佑臨危授命主持修筑京張鐵路;4至6段為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來修筑京張鐵路;7段為京張鐵路提前竣工,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也讓中國人民永遠記住了詹天佑的卓著貢獻。如此以來,學生在閱讀和學習中就能夠把握這個遞進關(guān)系的文章脈絡,從中快速梳理文本思路,也認識到框架的設定,就是寫作的引線,幫助學生從教材學習中厘清綱要的重要性,做到心中有“骨架”,才能避免不著邊際。
謀篇布局在寫作訓練中極其重要,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寫作中,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究其原因,很多學生未能掌握寫作框架的設定方法,未能從提前構(gòu)思,主題確立中來設定寫作對象,使得后面的寫作一塌糊涂。中心的確定,就是要明確文章寫作的方向和內(nèi)容。想要寫什么,想要表現(xiàn)什么,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提出什么樣的觀點。比如在人物寫作中,首先要確定寫作的對象是誰,要從寫作對象的故事、分析與情感表達上來延伸;接著,要確定寫作的主題,關(guān)于寫作對象的那些特點,如對母親的愛,對師長的感恩,對友情的感謝,對大自然的贊美等等。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中,在結(jié)構(gòu)統(tǒng)領上,就是圍繞“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來展開,反應了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學生遵循這個結(jié)構(gòu),可以快速、清晰梳理文章的思路,明確文章的深意和表達的內(nèi)容。
寫作對象的確立后,就要結(jié)合寫作對象來展開素材的收集與整理。如在“我的母親”寫作訓練中,對于素材的整合,可以從兩方面來組織。一方面,對母親形象的刻畫,要抓住母親的身高、體重、外貌、形態(tài)等特點。不過,對于人物形象的表達,要分清主次,要突出特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從頭至腳進行了一一羅列,而是要圍繞某一重點來展開。如母親的眼睛充滿了愛,眼睛就可以作為寫作的重點來刻畫。另一方面,要突出寫作對象的特點,分析寫作對象有那些特點。再如在“我的母親”寫作訓練中,關(guān)于母親的特點有很多,如溫柔、細心、善良、慈祥、助人為樂等等。要結(jié)合其一來突出表達,不能全部都寫出來。如母親的善良,或者通過那些事來突出母親的助人為樂。
從寫作主題的明確,寫作素材的搜集之后,就需要對寫作框架進行布局。在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早》一課中,作者依循游蹤一一道來:新臺門——石橋——三味書屋——后園,在空間的轉(zhuǎn)換上水到渠成,十分自然。重點寫了三味書屋的陳設,介紹魯訊先生少年時期在這里讀書的情景。進入后園則主要寫了梅花的色、形、韻,突顯出了它的冰清玉潔,進而將花與人聯(lián)系起來,魯訊少年時代在桌上刻下“早”字,并從此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縱觀從文,作者圍繞主題,步步為營,“早”字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說,提綱的擬定,展現(xiàn)了作者對寫作思路的把握與細化,通過提綱,將寫作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承接與連貫。我們以“我的母親”為例,篇頭設定人物描寫,中間構(gòu)思人物特點和細節(jié)刻畫,結(jié)尾是突出某種精神或情感。三大節(jié)點在通過進一步細化來完成各段落的前后承接。如在篇頭人物形象上,可以從母親的外貌特征入手,重點刻畫母親的眼睛;在中間部分,以具體的事件來貫穿,講述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梳理母親的細節(jié)內(nèi)容;最后從構(gòu)思中來突出母親的精神,表達對母親的愛。
總之,引導好學生在寫作前謀篇布局,更多的是要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讓學生能清楚要寫什么、怎么寫、如何安排好結(jié)構(gòu),由此來推進整體篇章的清晰呈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陳登祥.小學中高年級作文如何謀篇布局[J].學園,2014(10):119-120.
[2] 杜志中.取材于學生生活,謀篇于學生實際——關(guān)于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教育,2014(24):32-33.
[3] 邢麗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反思[J].新課程學習(中),2014(0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