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頌 陳麗娜 呂韜
【摘要】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體系由來已久,面對當前軍事變革發(fā)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應以貼近實戰(zhàn)為總體目標,教學目的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軍目標”根本要求,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探索性地提出將《軍事思維學》作為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科學方法論,將內容融入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實踐中,以適應當前軍改對地方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為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高校 軍事理論課 軍事思維學
軍事理論課教學是地方高校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地方高校除軍事技能訓練之外開展的國防教育主要內容。開展軍事理論教學,不僅有利于增強地方高校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防行為能力,提高其愛國主義精神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還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組織紀律性,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的基礎。
軍事理論課是一門集知識性、理論性、趣味性和時代性等特點于一身的系統(tǒng)性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實踐,那么,如何將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把軍事理論課上“活”、上出“軍”味,突出“實戰(zhàn)”的特點,亦成為當前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實踐的重要任務。欲實現(xiàn)上述教學特點的實質性轉變,結合近年來軍事理論課教學實踐的經驗,通過對現(xiàn)有教學內容的梳理,提出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并主張加入《軍事思維學》的講述內容,作為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程的方法論內容,以適應當前軍事理論教學內容的需要。
一、當前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現(xiàn)狀
我國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工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至今已走過三十年的路程。三十年來,國家變化日新月異,科技高速發(fā)展,國防科技水平突飛猛進。面對國防實力日益增強的局面,軍事理論教學內容一直以來并未做過調整與改動,確實很難應對當前發(fā)展與適應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
(一)教學內容體系陳舊,很難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求。
縱觀全國地方高校軍事理論教學內容來看,主要講述部分有五個方面,即國防概述、軍事思想、戰(zhàn)略環(huán)境、軍事高技術和信息化戰(zhàn)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有些教學內容已屬于知識普及內容,畢竟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是自上個世紀軍事理論課程建設之初所設計的,而當前時代發(fā)展,信息高速流通,就目前的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而言,學生可以通過或者已經通過社會宣傳、互聯(lián)網、慕課等多種渠道能夠獲得相關知識的信息,并不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專門講述。因此,對于教學內容體系可以適當做出部分修改,以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求。
(二)教學實踐內容相對較少,與當前強軍發(fā)展目標相去甚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報告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要全面推進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tài)、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力爭到二O三五年基本實現(xiàn)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地方高校大學生作為國防后備人才的主要力量,如何為國防培養(yǎng)合格的需要人才成為地方高校國防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國防教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除軍訓之外,可以在軍事理論教學中貫穿模擬戰(zhàn)爭演練環(huán)節(jié),具體操作就是在講解理論部分知識的過程中將經典戰(zhàn)例貫穿始終,對戰(zhàn)例進行系統(tǒng)分析,以訓練學生軍事實踐思維,增強軍事理論教學的實戰(zhàn)性特點。
(三)教學實踐思維很難形成,缺少軍事思維學的實踐指導。
對于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學習與經典戰(zhàn)例的講述及分析,顯然是軍事理論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科學的思維方法及學習方法論必不可少,即對軍事思維學的學習及知識掌握是學習軍事理論內容重要組成部分,突出表現(xiàn)在對國防動員、毛澤東軍事思想、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分析和信息化戰(zhàn)爭等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尤為重要。
在近兩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已開始進行橫向教學實踐比較,即在同一級的教學班級中,進行《軍事思維學》的講述,通過比較,講述《軍事思維學》內容班級的學生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方面較未講述的班級學生反應要強一些,教學效果要明顯,其突出表現(xiàn)就是在期末考試的試卷中反應,即對問題的分析、回答及啟發(fā)反面比較規(guī)范。
二、《軍事思維學》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的效果
《軍事思維學》本屬于軍隊院校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是研究軍人思維活動的一門學科。但是,對于是否需要在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加入軍事思維學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軍事思維學作為學習軍事理論課的一門科學方法論知識必須被學生所掌握。
(一)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講述軍事思維學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筆者已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講述了軍事思維學內容,并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軍事理論課教學本身來講,其屬于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要上好這門課,不僅需要充實的教學內容,還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而現(xiàn)有的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相關普遍知識的介紹及講解,卻沒有指導該門課程學習的具體方法。軍事思維學雖然是研究軍人思維的一門學科,但是對地方大學生在學習軍事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科學方法,而且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軍事思維,對于培養(yǎng)合格的國防后備人才、培養(yǎng)能夠適應未來戰(zhàn)爭的合格后備力量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中引入軍事思維學的教學內容至關重要。
(二)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講述軍事思維學是時代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我軍改革的方向和建設的目標,其重點是要培養(yǎng)出合格的國防人才、能夠適應未來戰(zhàn)爭需要的有用人才。我國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工作啟動是在國防相對和平時期開展的,時過境遷,國防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軍事理論教學內容尚未有所發(fā)展,很難適應當前國防建設發(fā)展的需要。當前的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不能再僅停留在傳統(tǒng)知識的普及與講解層面,應當讓學生構建科學的軍事思維,根據(jù)教學理論,可以自己分析當前的國際戰(zhàn)略發(fā)展態(tài)勢,亦可以根據(jù)分析的態(tài)勢結合軍事思想的理論來找出應對措施,更能夠適應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盡快投入到國家國防建設的隊伍中。這既是國防建設時代的需要,也是解決國防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三)地方高校在軍事理論課教學中講述軍事思維學的現(xiàn)實效果。
通過近六年來的軍事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經驗的總結,軍事思維學作為地方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的學習方法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對教學實踐展開的研究比較發(fā)現(xiàn),通過軍事思維學內容的教學介入,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突出表現(xiàn)在考試答題過程中,對試題的分析及回答準確性有較大的提高,這就說明學生對于試題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同時,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點的掌握及考查知識點的出題意圖也可以精準把握,這樣,既可以真實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可以展示教師教學的真實水平。
三、《軍事思維學》作為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的科學方法論在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誠然,《軍事思維學》是專屬于研究軍人思維的一門學科,但是,在對“國防”定義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的今天,《軍事思維學》的應用價值及作用也應拓展到對國防建設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應用中來。
(一)為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提供指導作用。
由于地方高校對軍事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重視,因此,在教師配備工作的數(shù)量上從未打過折扣,但是,地方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師的質量上難以保證,教師對于國防教育的基本素質認知不同,導致了該門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參差不齊。《軍事思維學》的介入,不僅對整個教學過程發(fā)揮著指導作用,而且對教師本身對軍事理論課教學體系的理解亦具有指導的作用,即讓教師明確了地方高校開展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真正目的,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方向,自然,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都會具有針對性。以《毛澤東軍事思想》內容為例,教師通過對軍事思維學的學習和理解,在講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經典案例時就會運用軍事思維的方法,既可以把案例講得有聲有色,同時也可以將案例分析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真正內涵,感受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魅力之所在,從而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指導作用。
軍事理論課是學生在進入大學校門所學習的第一門公共必修課,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從高中“填鴨式”的學習模式向大學“開放式”的學習模式轉變過程中,知曉如何學習一門課程所使用的方法極其重要。《軍事思維學》的學習介入,首先向學生明確了學習該門課程的科學方法,讓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從而轉變中小學傳統(tǒng)學習方式,進而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其次,在學習該門課的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學習、自主學習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大學的學習方式不同于中學、小學階段,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面,養(yǎng)成事半功倍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大學階段,甚至對以后的工作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軍事思維學正是地方高校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的過程中亟需掌握的內容。再次,軍事思維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方法論,更是引導學生學會該門課程以及今后對待國防間題時能夠觸類旁通的有用工具。以《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一章為例,學生通過對軍事思維學的學習和掌握,對于國際、國內戰(zhàn)略格局的發(fā)展態(tài)勢就會做出自己準確的基本判斷,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基本的政治立場觀點的判斷,又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理性、活學活用的認識,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真正的指導作用。
(三)對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具有指導作用。
如前所述,筆者已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講述了軍事思維學內容,并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xiàn)就是讓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掌握了學習的科學方法,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關心國防的意識。對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具有以下指導作用:一是改變了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牢固地掌握了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以《國防概述》一章為例,同學們對于“國防”的概念有了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對于“國防要素”知識點的掌握也有了系統(tǒng)性的認識;對于“國防”的內涵與外延也有了理性認識,進而推廣到對“戰(zhàn)爭”、“戰(zhàn)略”等概念的理解,不斷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提高認知水平。二是學會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即運用軍事思維來思考軍事理論問題。固然,軍事問題并不單純地特指軍事問題本身,還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這是學習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目標。通過對《軍事思維學》系統(tǒng)的講述,并在《國防概述》、《軍事思想》等相關章節(jié)中與實際案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軍事理論思維的形成,這也是軍事理論教學的最基本目標。三是為培養(yǎng)國防需要的合格的軍事后備人才做好充分準備。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其背后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作為其堅強后盾。我國當前強軍目標已非常明確,部隊是要打仗的,戰(zhàn)場上只有第一也絕沒有第二,因此,國防需要的后備力量是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力量,說白了,是需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迅速適應作戰(zhàn)需要的高素質新型國防后備力量。那么,如何培養(yǎng)?這就要歸結到地方高校的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的任務中來,然而,人才培養(yǎng)的先決條件就是思維的形成,即軍事思維的形成。
綜上所述,當前國家的軍改大勢已定,如何在此次軍改中有所作為,作為又要有所成效,必然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軍事思維學》作為地方高校軍事理論教學內容的科學方法論儼然已成為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軍事思維學》亟待增加進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中,并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16.
[3]袁野,藺守臣,趙平.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教程[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6.
[4]周朝雄,黎保家,林朝文.民族醫(yī)學院校大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程內容設置的需求分析[J].高等教育,2015(11).
[5]周朝雄,趙駿耀,林朝文.新時期高等醫(yī)學院校軍事理論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探討[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4).
[6]萬艷玲.醫(yī)學院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
[7]江英.新軍事變革與軍事歷史學科體系的創(chuàng)新[J].軍事歷史,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