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工作的發(fā)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相關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小學教學也逐漸成為熱點話題。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飛速普及的大背景之下,將影視資源運用于小學教學,不僅能在各個方面提升課堂效果,還能有效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關鍵詞】影視資源;小學語文;教學領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化電子技術的普及,將影視資源合理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成了近年來廣受好評的一種教學手段。本文將對于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如何將影視資源合理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
(一)豐富了教學資源,增添了學生的寫作素材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于外界的認知與接觸面也較為狹隘,因此,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及寫作水平也相對難以提升。而影視資源的運用,不僅能將文學與藝術融合起來,從更大程度上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資源,還能為小學生帶來更多感興趣的話題,進而激發(fā)其自主學習欲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與探討的過程中,接觸到不同的事物,尋找出更多的寫作素材。
(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要使小學生對語文課程有更好的了解,就一定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然而,我國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通常只是教師對于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其內容往往枯燥乏味,學生也相對難以提起學習興致。而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時,不僅能在感官認知方面上,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課程內容,還能讓他們學會主動去聽、說、讀、寫,積極參與進課堂學習之中,并大幅提升學生的專注度與注意力,從根本上改善了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
(三)了解更多課外知識
小學生作為接受外界知識能力最強的年齡階段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也不應該僅僅停留于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而應當大幅度拓寬課外知識的教學。隨著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學生不僅能通過各類節(jié)目來對于一些文學著作擁有更多的認識,同時也能激發(fā)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如何將影視資源合理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
雖說近年來影視資源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運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具體的實施過程,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不同學校以及不同教師的綜合素質存在偏差,網絡上各類小學語文教育的影視資源質量參差不齊等。下文中,將針對如何將影視資源合理正確地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提出具體的建議。
(一)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景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課文中相應的圖片資料,再利用影視資源從各個角度和背景來進行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例如,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的課程教學時,可利用相關的視頻資料,來創(chuàng)建出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能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悲壯,也為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再例如,可以利用影視資源來針對課文《夸父追日》中的重點詞句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中的各個人物及場景,進而體會到其情感內涵。
(二)通過鑒賞學習教材內容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之中,關于鑒賞方面的內容,與相應的影視資源有著一定的相同性。例如,對于小學課文中的古詩《望天門山》,可以利用相關影視資源,以該古詩的鑒賞視頻的方式向學生進一步分析詩詞的內容。像是作者以“天門中斷楚江開”這一詩句來描寫天門山景色時,可以以視頻資料向學生展示天門山的相關視頻和圖片,促進學生對于詩句內容的理解。而針對作者對于“輕舟”的描寫時,則可以利用影視資源來展現山水景物的形態(tài),不僅能讓學生欣賞圖文內容,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鑒賞能力,而古詩內容也隨之有了更為直觀、深入的表現方式。
(三)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影視資源
口語、寫作與閱讀作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三大內容,更應采用影視資源運用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首先,閱讀作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可以利用相關視頻等影視資源來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初步理解,并在之后逐步引導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進而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創(chuàng)新。例如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小興安嶺的相關圖片與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之后的具體教學也會隨之更深入人心,學生對于小興安嶺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口語交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難點之一。由于小學生閱讀量普遍偏低,社會閱歷較淺等原因,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難以做到一語中的或是表達流暢。因此,利用影視資源中流暢合理的語言來對于小學生進行引導,能夠大大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在課文《蟋蟀的住宅》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展示相關視頻中蟋蟀搭建巢穴的視頻,并在課后讓學生從蟋蟀的角度來闡述搭建巢穴的過程,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額外增添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而在課文《給予的快樂》中,利用相關影視資源來引導學生對于課文內容中關于“給予”這種行為是否正確,來進一步地進行思考與探討,讓學生的思維有效發(fā)散,進而達到增加學生口語表達條理性的目的。
三、結語
影視資源的不斷普及與合理運用,不僅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還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
作者簡介:張忠潔,1978年生,江蘇省徐州人,本科,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