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傳宇
摘 要:我國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在農村教育的教學模式限制了整體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想要改變并提高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水平需從多方面入手,其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農村教育信息化的教育質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體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是現(xiàn)階段值得探索的教育路線。
關鍵詞:農村教育;信息化教育;策略探討
本文主要討論利用微課在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實際,探討提升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對微課的特性探討和當前農村初中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倡導農村初中教學應用應從實際出發(fā),重點放在提高信息化教學質量上,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提高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
一、微課的基本概述
組成微課的核心內容是微型的教學視頻,主要包含教學相關的教學任務、教學資料、練習測試等輔助型教學資源,它們能夠豐富微課教學的內容,主要表現(xiàn)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優(yōu)點:教學時間短。對于中學微課教學來說,微課的時長一般控制在5~8分鐘;教學內容精簡。相對于傳統(tǒng)課程的復雜教學來說,微課有更加明確的教學目標,其教學內容經過教師的審核更加精簡,短短的一個微視頻里面包含的教學內容不僅有教學中的重難點,還有教育考試的考點內容,更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資源容量小。微課由于時長較短,其視頻容量一般也就在幾十兆左右,容量較小,方便學生進行網絡傳輸學習。學生可以下載微課保存到移動設備上方便以后的學習,進而打破了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學習方式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二、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中學的教育現(xiàn)狀分析
1.軟硬件設施差
農村中學的軟硬件設施主要受到學校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政府教育資金投入的影響。當前,在我國農村的網絡多媒體教室中,其教室間數較少,能夠用于教學的計算機電腦臺數、實驗儀器設備等軟硬件設施與當地的鎮(zhèn)區(qū)學校相比,其各項指標依舊大幅度落后。
2.學校管理區(qū)域僵化
不得不提的是,我國農村中學大都采用的寄宿制管理模式,雖然這種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學校服務周邊的半徑,解決了學生因路途遙遠“上學難”的問題,但是這種寄宿制的管理模式只有固定的作息時間,久而久之,學校逐漸形成“疲勞式”的教學任務和毫無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成為一個僵化的教學管理模式,使得學生甚至是教學均缺乏表達自己個人意愿的思想,整個學校缺乏學習的活力,農村中學師生一旦進入校園,都處于安于現(xiàn)狀的模式。
3.教師資源流失,其專業(yè)發(fā)展滯后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教師因個人價值體現(xiàn)和真心喜歡農村學校等主動走進農村教室的僅占28%,剩下的教師由于無奈或者是生活壓力才被動選擇農村教學。與此同時,由于受到落后的教學理念和農村教學資金、技術方面的限制,導致很多農村教師流出,農村中學對教師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教師沒有充足的研究動力導致專業(yè)發(fā)展后勁不足,成為阻礙農村教師獲得更高職業(yè)發(fā)展空間的主要因素。
三、利用微課提高農村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質量的策略分析
1.加大建設農村教育軟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要想改變農村中學信息化的教學質量,首先需要為農村中學的師生提供一個相對完善的教學環(huán)境。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農村中學的資金投入,大力建設學校多媒體的軟硬件設備,增加多媒體教室數量和實驗器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學習環(huán)境。另外,農村學校也可以與當地的農村中小企業(yè)相合作,引入企業(yè)先進的信息化設備,豐富農村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農村教學的基礎質量。
2.基于微課,農村中學設置專門的微課研發(fā)組
利用微課改變農村中學的落后管理模式,首先應從改變學校的機構設置出發(fā)。農村中學可以針對學校每一個對微課感興趣的教師進行“掃盲式”的培養(yǎng),從而建立起強大的微課群眾基礎;然后在大范圍的培訓中挑選出有意愿和擁有較高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教師進行重點培訓,進而組建專業(yè)的微課研發(fā)組。它獨立于農村學校的其他教研組,與其他教研組同屬于學校的一個專門機構,因此微課研發(fā)組可以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要求開展定制微課的研究,進而提高微課的制作水平。
3.改變學校的移動設備管理方式
現(xiàn)階段的中學教育中,尤其是農村中學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移動設備的管理要求十分嚴格,學校明確規(guī)定學生不得攜帶移動設備進入學校,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課在農村中學中的推廣,也就進一步阻礙了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提升。微課所倡導的是精簡、精煉的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因此移動設備作為學生的學習工具十分重要。所以,農村中學的教學管理者應當適當放開對學生在校期間使用移動設備的限制,另外可以建設校園的無線網絡系統(tǒng),打破傳統(tǒng)受地點和實踐的教學限制,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廣泛使用移動設備進行信息化的現(xiàn)代教育學習。
總之,微課對于大多數的農村師生來講,它是一個新事物、新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通過利用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反復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因此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的教育課程中,合理利用微課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農村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進而提高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宋穎.淺談微課資源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8):160-161.
[2]趙蘭.淺析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及策略[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