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工基礎是電工類專業(yè)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最基本的課程。在不斷發(fā)展的社會中,電工需要掌握的技能應該隨之適應并不斷改革。因此,本文探討了中職電工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并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做出展望。
摘 要:電工基礎 中職教學 教學改革
當前我國工業(yè)化不斷發(fā)展,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這就意味著電力的需求以及電力行業(yè)的前景十分廣闊。而作為電子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也應當主動適應社會的具體需求,并不斷做出改革。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中職電工基礎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改革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做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電工基礎》專業(yè)課中,有一些基本定律、基本概念較難理解,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如果教師按教材的要求單純地講授理論,教學難度會增大,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差,有的學生學習較吃力,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根據生源和教材的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大量改革教學,加入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或分析實驗數據,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達成掌握知識點的目的。由于很多實驗教材中不要求,需教師改革,同時也無實驗儀器,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利用多媒體軟件,自己動手設計并改革了許多演示實驗。多媒體演示實驗的優(yōu)勢在于:第一、它可以利用動畫效果,摸擬出實物實驗的效果。第二、實物儀器存在儀器本身的系統誤差和實驗者的操作方面的誤差,而多媒體實驗可以排除一切誤差,做到理想狀態(tài),這樣有利于觀察實驗現象和分析實驗數據。第三、實物的演示實驗,存在著后排學生看不清或看不見的問題,而多媒體實驗,投到大屏幕上,整個實驗清晰可見。實驗多了,感性的認識就增強了,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的感性認識,學起來自然容易了一些,通過演示實驗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學下去。
如“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這一節(jié)內容,電位的基本概念較難理解,電位的計算步驟比較枯燥,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電位的概念,電位計算很難掌握好。為了讓學生能聽懂,有興趣學,我用FLASH制作了電位測量及結果分析的演示實驗多媒體課件,并以這個演示實驗電路作為講解“電位計算”的例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記錄數據和分析數據,教師再根據演示實驗現象和學生記錄的數據,講解“計算電位的步驟”。這樣學生首先對電位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理解,實驗和分析實驗數據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后在學習“計算電位的步驟”時,就不覺得深奧難懂了,從而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改革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研究表明,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思維異?;钴S,學習過程也就會變得愉快,進而提高學習效率。為激發(fā)學生興趣,老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要理論聯系實際,還要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第一節(jié)課就提問學生“如果整個世界停電三天會怎樣?”現實生活中偶爾有小范圍短時間停電,但全世界停電幾天,學生基本都沒想過這個。問題一提出,立刻激起了學生興趣,紛紛從個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等方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經這么一討論,學生意識到了學好本課程的重要性。精心改革演示實驗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學習日光燈電路時,鎮(zhèn)流器相當一個儲能器件,在啟輝器斷開時產生一個高壓啟動光管。為讓學生體會作用,筆者設計一個鎮(zhèn)流器儲能演示實驗,鎮(zhèn)流器經過一個開關與一個可精細調節(jié)的直流穩(wěn)壓電源相連,人兩手通過導線與鎮(zhèn)流器并聯,把接通開關開一會馬上斷開(模擬啟輝器),鎮(zhèn)流器產生一個電壓(磁場能轉變成電場能),能量通過人體釋放。把電源電壓從0伏開始慢慢往上調,電壓比較低時,人沒感覺,當電源電壓達到一定值時,在開關斷開的一瞬間手會有輕微的麻麻感覺。學生對這個實驗很感興趣,單人或多人手拉手紛紛參與體驗,不亦樂乎。通過這個實驗,加深了學生對日光燈工作原理的理解,對鎮(zhèn)流器作用也有了深刻認識。為激發(fā)學生興趣,實驗實訓的改革內容也要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如日光燈安裝和家庭照明供電電路設計安裝實驗都很受學生歡迎。
《電工基礎》復雜電路的分析中,像“基爾霍夫定律”、“戴維南定理”、“疊加原理”,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單從理論角度教學生掌握難度很大,我也改革原有理論采用了先實驗,后理論的方法,學生的接受效果就要好得多,而這些實驗有時做實驗效果并不理想,這時利用多媒體制作的演示實驗課件,就顯示了它強大的優(yōu)勢,所以教學課件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三、加強動手實踐,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
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中職學生由于入學基礎差,所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對于較難掌握的課程有畏懼心理。針對這一狀況,教師應多給予學生理解與支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成就感,重塑自信。教師可以調整教學內容,多教授一些實用性較強、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例如:設計家用燈的安裝、廣告燈的設計、彩燈的設計、門鈴電路制作等實踐項目,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講授理論與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轉換成生動形象的實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項目實踐中,因為學生全程參與,不僅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能從中收獲成就感?!峨姽せA》課程教學內容是電類專業(yè)人員必須掌握的電工知識,其他非電類專業(yè)的培訓或者讀者也會用到這門課程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本門課程的基本要求。教師應針對這一要求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對于理論性強實際應用較少的理論概念可以適當弱化,著重講授安全用電,并且在整個課程中把安全用電貫穿其中。多安排實用性較強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yè)技能。
中職學生雖然入學基礎較差,但是思維活躍。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學生也可以自行設計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散,動手積極性得到了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四、小結
以上是筆者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進行的改革探索,實踐表明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技術進步,中職電工基礎的教學改革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使培養(yǎng)的學生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浦玲玲. 中職電工基礎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 科教導刊,2018(21):89-90
[2]陳海旋. 行為導向型教學法在中職《電工基礎》中的探索與實踐[J]. 科技資訊,2017(12):145-146
作者簡介
賀仕珍(1970-),女(漢族),湖南衡陽,衡陽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本科學歷,講師,主要從事中職電子專業(yè)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衡陽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