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貧困生生認定是資助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高校二級院系是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平臺,只有做好貧困生“精準識別”,完善“精準認定工作體系”,國家資助真正困難的學生,從而實現(xiàn)高校資助保障功能。
關鍵詞:地方院校;精準認定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的“精準扶貧”思想。高校作為資助工作的重點對象之一,國家對逐年增加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如何精準認定貧困生,仍然是當前高校資助工作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貧困生精準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助對象主體存在的問題
1. “虛夸貧困”的現(xiàn)象
隨著大學規(guī)模擴大,國家對大學生扶貧力度的也不斷加大,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上不起學,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為了獲得資助,夸大貧困程度,千方百計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為干擾困難認定小組評議,甚至利用個人關系,拉攏同學,偽貧困的學生成了“真貧困”。
2.真貧困生不參與的現(xiàn)象
貧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體,主要表現(xiàn)為內心脆弱、缺乏自信、敏感多慮,也有部分貧困生不愿意告訴同學、班主任,“慷慨”放棄申請資助資格,使助學金無法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二)貧困精準認定過程存在的問題
1.證明出具流于形式
2017年起,廣東省資助中心要求“本著相信貧困生的原則”,貧困證明不需要開具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生源地街道辦事處等證明,由村委會開具證明即可。部分村干部由于缺乏監(jiān)督和管理不嚴格審核,隨意開具貧困證明。
2.資助人手不足
近年來,高校對學生經濟資助力度不斷增大,除了國家資助,還有很多社會資助,這就增加了資助工作人員負擔。但是資助人手不足,比如3000多人的大院系也是一個人負責資助工作,如果按照人員配備,至少安排兩個人負責,人員配備嚴重不足;有的輔導員除了負責資助工作,還要負責招生、黨建、心理咨詢等工作,而且資助工作隊伍變動大,不利于開展工作。同時,每年9-10月,資助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造成院系資助工作隊伍力量薄弱,建設滯后。
3.名額分配不均
學校根據(jù)二級院系人數(shù)比例,發(fā)放資助名額。以此類推,學院將貧困生名額分配到各班級。班級評議小組根據(jù)學生貧困證明材料、在校現(xiàn)實表現(xiàn)、日常生活習慣等進行排名,以此劃定范圍確定名單。貧困生分布具有隨機性,但有些專業(yè)班級貧困生集中。而有些班級貧困生少,就給那些偽貧困學生有機可乘。中西部發(fā)展不平衡,每個地區(qū)貧困的標準也不一致,因此被認定的等級結果存在差異。
(三)受助學生監(jiān)管存在的問題
1.信息未能及時更新,動態(tài)追蹤難實施
貧困認定原則上每學9-10月進行,由于受人力、財力、物力等客觀條件限制,很難實現(xiàn)對貧困生跟蹤和回訪進行全覆蓋,申請貧困認定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日常管理行為規(guī)范、學習生活、消費習慣、
誠信記錄等是動態(tài)的。
2.懲罰機制難執(zhí)行
貧困生資格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跟監(jiān)督懲罰管理機制的確實相關。高校致力于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加上輔導員工作繁雜,任務重,人手不夠,普及誠信教育不夠深入生動,宣揚感恩教育不夠深入人心。由于當前很難對“主動貧困”“虛夸貧困”的學生懲罰,進行批評教育,因此造成弄虛作假現(xiàn)象屢禁不止;此外部分受助學生沒有樹立和養(yǎng)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鋪張浪費,喜歡攀比,造成惡劣影響。
二、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學生資助工作開展“精準認定”的探索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人數(shù)近三年逐年增加,總人數(shù)3100人左右,隨著國家資的助力度不斷加大,2017年開始,廣東省資助中心決定由學校錄入貧困生資料,由省資助系統(tǒng)認定貧困生,由表1可見,貧困生人數(shù)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這與國家政策、經濟發(fā)展密不可分,也與學校細致的精準扶貧資助工作分不開。表1顯示,化學工程學院經濟困難學生困難等級分布為倒金字塔的結構,特別困難等級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困難學生和一般困難等級學生人數(shù)基本持平。學院通過對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健全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監(jiān)督機制,讓不同困難程度的貧困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資助。
(一)健全制度,規(guī)范管理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根據(jù)相關國家資助政策、學校制度,結合化學工程學院實際情況,制定有關貧困生精準的辦法。例如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及社會獎助學金的名額,提高特殊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2017年我院有96名“特殊困難”學生獲得兩項獎助,受助金額多則1.2萬,少則0.5萬,對癥下藥,精準滴灌,不但有效地提高國家和社會獎助學金作用,還可以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困難那,不因貧困輟學,從而順利完成學業(yè)。學院通過制度完善,幫扶學生有法可依、有流程可控。
(二)量化指標,綜合考察
2017年,省資助中心實施量化指標評定法,首先由學生自評,院系對貧困證明審核,綜合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制定貧困生貧困等級認定標準和評議實施細則。
(三)回訪監(jiān)督、精準管理
衡量資助工作成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精準識別和精準認定工作之錨。貧困生資格認定結束,學院通過假期組織輔導員、班主任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了解受助生家庭經濟情況。與此同時,學院建立相應的貧困生監(jiān)督管理機制,開設一條學生意見反饋的綠色通道。如發(fā)現(xiàn)偽貧困生,調查確認取消認定資格,停止資助并進行處分;還可以使貧困生“精準認定”精細化、精準化,精準滴灌,極大完善了學院資助工作體系,從而為真貧困學生提供有力的保障、助力、助學。
(四)榜樣師范,感恩教育
高校十分重視貧困學生的幫扶方向從“經濟資助”向“精神幫扶”的轉變,通過網站專欄、宣傳板、新媒體詳細介紹國家獎助學金、貸款的政策和申請流程。通過榜樣典型講座、主題征文、開展主題團課、專題團組織生活展示等形式多樣的誠實守信主題教育;加深大學生對感恩教育所設計的內容認識及內涵理解。通過全院范圍開展感恩教育,設置勤工崗位讓困難學生參與助學實踐,以實際行動回饋校園、感恩校園。
參考文獻
[1]吉雯,嚴海霞.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生“精準認定”工作的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1(33:92-93
[2]習近平提“精準扶貧”的內涵和意義是什么[EB/OL].中國經濟網,2015-08-04
[3]張遠航.論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J].思想理論教育,2016,01:108-111.
作者簡介
梁淑娟,女,廣東高州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基金項目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生資助研究專項課題:地方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確認定研究——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為例(2017zz03)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