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偉
浙江衢州人朱阿姨是一名家政服務員,她接到柯城某家政服務部(以下簡稱“家政公司”)通知,到衢州市區(qū)一客戶家中打掃衛(wèi)生。朱阿姨在客戶家擦玻璃時,不幸從4樓墜落致殘。事后,朱阿姨將家政公司和被服務客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因傷致殘造成的損失。法院會作出怎樣的判決?誰來賠償朱阿姨的各項損失?
2016年9月3日,朱阿姨接到家政公司打來的電話,稱衢州市迎和小區(qū)的客戶富某家中需要搞保潔,讓她上門為富某提供家政服務。于是,朱阿姨和另一位家政服務員按要求來到富某家中打掃衛(wèi)生。由于富某并不懂家政服務具體是如何開展的,當時并沒有多管朱阿姨等人。
期間,在富某未提要求的情況下,朱阿姨腳踩到富某家窗戶外的防盜窗上,開始擦窗戶玻璃。富某家的防盜窗并不牢固,朱阿姨踩上去后,防盜窗突然松脫,結果她直接從4樓窗外墜落。所幸的是,墜落過程中,朱阿姨先是摔到一樓上方,附近群眾看見后趕緊拿來棉被,接住了再次落下的朱阿姨。
隨后,受傷的朱阿姨被送到醫(yī)院治療。后經兩家第三方鑒定中心先后兩次鑒定,朱阿姨的傷情為多發(fā)肋骨骨折、胸骨柄骨折,評定構成九級殘疾。
事后,朱阿姨將家政公司和被服務對象富某一并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處兩被告共同賠償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損失。
2018年5月21日,衢州市柯城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過程中,原被告三方各執(zhí)一詞,激烈辯論。
朱阿姨認為,她是受被告家政公司指派,到富某家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家政公司作為雇主應對原告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而富某作為承攬人,對原告的損害負有過錯,亦應承擔賠償責任。
富某認為,她只與家政公司之間存在承攬法律關系,對原告的損害并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而且防盜窗只是為了防盜,并不是用于站人擦玻璃,原告未經專業(yè)培訓,站在防盜窗擦玻璃,自身存在重大過錯,應由自身承擔責任。
家政公司則認為,公司只是作為中介,為原告與富某提供居間服務,原告并不是其公司員工,不存在雇傭關系。原告是為富某提供家政勞務,而富某家中防盜窗未安裝牢固亦是事故發(fā)生原因;原告自身不注意安全防范,對事故的發(fā)生負有重大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
衢州市柯城法院在審理后認為,被告家政公司系個體工商戶,其經營范圍為家政服務,為客戶提供家政服務并賺取服務費系其經營的主要方式,居間服務不屬其經營范圍;富某與該家政公司通過電話溝通,雙方達成了家政服務合同法律關系;原告是受家政公司指派,以該家政公司名義到富某家中進行家政服務,因此,原告與該家政公司之間系勞務關系。
法院同時認為,擦窗戶玻璃既可爬上窗戶擦,也可站在室內用專門工具擦。但家政服務員一般不會選擇爬窗戶,因為有專用工具。本案中,原告爬上窗戶,腳踩在防盜窗上擦玻璃,并不是按照富某的指示要求,而是原告的自主選擇,富某不存在指示過失。
而原告從事家政服務多年,理應知曉以攀爬窗戶方式擦玻璃具有高度危險性。但事發(fā)時,原告卻未采取安全方式并最終導致事故發(fā)生,原告自身存在重大過錯。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責任。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自己受到損害的,應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責任。
因此,柯城法院一審判決,某家政公司賠償朱阿姨各項損失總計23.7萬余元中的35%,即83091.55元,同時承擔賠償朱阿姨精神損失費3500元,合計8.6萬余元。對于朱阿姨的其他訴請,法院予以駁回。
2018年6月15日,由于三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生效,被告已履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