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柳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由漢朝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是一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許慎根據當時文字的形體,創(chuàng)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lián)歸并為14大類。優(yōu)美的漢字形體被廣泛運用于對外漢字教學中,一方面幫助漢語學習者理解中國漢字、中國文化,加深漢字的記憶,另一方面也給漢語學習者帶來了視覺的享受,對促進中華漢字文化傳承,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將許慎《說文解字》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聯(lián)系起來的研究有很多。王曉光在《語言研究》上發(fā)表的《在甲級字解析基礎上的對外漢字教學構想》通過對甲級字在偏旁、結構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漢字教學中要重視基礎教學、形聲字教學,適時結合語素、詞的教學。他提出從根本上來講,漢字需要逐一地去學習、記憶,但是由于漢字特殊的性質和特有的理據性,漢字的學習又不是“無章可循”的,可以利用漢字構形的理據性、形聲字的表音義,針對不同類型的漢字,教給漢語學習者不同的學習方法,使之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漢字認讀能力、漢語閱讀能力乃至漢語的綜合能力。
除此之外,卞覺非在《語言文字應用》中發(fā)表的《漢字教學:教什么?怎么教?》、李方杰在《語言教學與研究》上發(fā)表的《字詞直通字 詞同步》、江新在《世界漢語教學》上發(fā)表的《外國學生形聲字表音線索意識的實驗研究》均以理論研究為主。本文提出的策略研究是在原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文獻查閱、數據統(tǒng)計分析、歸納比較、形成圖文并茂的卡片式甲級漢字學習手冊。透過學習手冊中漢字的講解,一定程度上幫助漢語學習者了解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提高他們對漢語的學習興趣。
研究對象:《漢語水平·漢字等級大綱》規(guī)定的甲級漢字(800個,占漢字頻度的80%)。
總體框架:一、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在許慎《說文解字》中的形音義初探;二、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學習手冊;三、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教學策略;四、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方案。
重點難點:一、甲級漢字中有一些漢字受產生較晚或形義變化較大等因素影響在《說文解字》中沒有解釋或解釋較復雜,這些字暫不列入研究范圍;二、考慮為對外教學所用,對甲級漢字的解釋要盡可能深入淺出,避免變成古漢字學學習資料。
主要目標:一、幫助漢語學習者加深對中國漢字的理解、記憶,領會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二、引導漢語學習者將漢字優(yōu)美的形體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促進中國漢字文化的傳承。
基本思路:對照許慎《說文解字》一一找出對應的解釋,寫出每個漢字形體的演變,查閱其他字書給該漢字組詞、造句;形成初稿后,對其進行校對,編輯成卡片式學習手冊;印刷成冊,在一定范圍內給有一定漢語基礎的漢語學習者試用,檢驗漢字學習效果;歸納形成許慎《說文解字》在對外漢字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報告,發(fā)表相關論文。
具體研究方法:文獻查閱法、對比分析法、舉例法、歸納總結法等。
研究計劃:第一階段(2018.1~2018.9):找出甲級漢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包括形體演變,組詞、造句,與其他字書的查閱相結合,盡可能涵蓋800個);
第二階段( 2018.10~2019.3):校對、編輯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卡片式學習手冊;
第三階段(2019.4~2019.6):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教學策略;
第四階段(2019.7~2019.12):對外漢字教學中漢字教學方案。
可行性:有一定語文文字功底的研究團隊,相關方面資料比較齊全。
將對外漢字教學中的甲級漢字做成圖文并茂的卡片式學習手冊,幫助漢語學習者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漢字的形音義。下一步將甲級漢字卡片式的作法延伸到乙級漢字(804個),丙級漢字(500+11個),甚至丁級漢字(2864+41個),深化對外漢字教學。
對外漢字教學甲級漢字卡片式學習手冊涵蓋了漢字的形體演變、解釋、拼音、組詞、造句等,幫助漢語學習者理解、記憶、領會中國漢字。印刷成冊給有一定漢語基礎的漢語學習者使用,同時,形成許慎《說文解字》在對外漢字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