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珺
信息時代,新媒體技術對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校教育教學領域,新媒體技術的引入不僅推動了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更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新的改革發(fā)展思路?;诖?,本文以高校舞蹈教學為例,從理論發(fā)展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角度探討新媒體技術對教學改革的影響,進而分析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并結合當前舞蹈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提出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以期對推動教學改革有所助益。
舞蹈是高校藝術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加強舞蹈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體態(tài)氣質,發(fā)展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tǒng)舞蹈教學中,教師處于教學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全面的示范指導,而學生被動地參與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隨著信息化教育的逐漸發(fā)展,新媒體技術逐漸融入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綜合性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教學體驗中強化課程體驗,已經成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推動舞蹈教學改革的重要思路。
一、新媒體技術對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影響
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只有在理論層面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教師才能夠使學生開展科學訓練,并逐漸拓寬舞蹈學習領域。在傳統(tǒng)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教師更多利用教材、教輔資料以及自身理論經驗,對學生展開舞蹈理論、現(xiàn)代舞蹈概論、舞蹈作品賞析等課程教育。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這些沉悶的理論內容能夠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視覺、聽覺體驗中提高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此外,在實踐教學中,舞蹈排練、音樂伴奏、教師指導是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利用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打破統(tǒng)一示范指導的模式,讓學生在新媒體的多學科交融技術實踐中進行編創(chuàng),增強學生的興趣與體驗感,提高舞蹈訓練效果和舞蹈實踐素養(yǎng)。
二、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參與舞蹈訓練的興趣,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目前教育工作者探索教學改革路徑的重要課題之一,而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一方面利用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讓理論教學突破教材的局限,讓實踐教學不再拘泥于示范指導;另一方面能夠體現(xiàn)個性化教學,讓學生的差異性在實踐中得以體現(xiàn),進而提高參與舞蹈學習的熱情。
(二)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豐富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教育教學實踐發(fā)展的依據(jù),豐富的課程資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拓寬教學資源的獲取方式,例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相配合,為學生綜合理解舞蹈課程的理論內容與實踐訓練提供指導。此外,教師還可以依托新媒體技術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資源的互動與融合,將網絡課程資源融入課堂舞蹈訓練中,拓寬課程開發(fā)領域,豐富學生的舞蹈教學內容,提高實踐訓練效果。
(三)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促進課程實施
在高校舞蹈課程實施中,如何突破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在更加科學的教學環(huán)境中獲得全面指導,是學校、教師推動舞蹈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采用理論分析、個例驗證、結論歸納的方式對學生在舞蹈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而基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一實施過程存在一定的局限與瑕疵。針對此,利用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差異,對學生在訓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引導與分析,并做出針對性的指導與示范,進而提高舞蹈課程實施效果。
(四)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在思想、情感發(fā)展方面已經趨于成熟,良好的審美教育對于其思想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新媒體技術應用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不同風格的舞蹈藝術類型,使其領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風格及其展現(xiàn)的人文情感。此外,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舞蹈體驗,讓學生在更加豐富的情感滲透中領會舞蹈的藝術美,激發(fā)體內的藝術元素,并從舞蹈的美學體驗中提高欣賞美、理解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運用策略
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運用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教學路徑。結合舞蹈專業(yè)自身的特點,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新媒體技術做好情境導入
在高校舞蹈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設計課堂導入。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缺乏創(chuàng)意的平鋪直敘的教學引入,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拓寬了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體驗中獲得全新的體驗,進而從心理層面和知識層面做好對舞蹈學習的準備。例如,在民族舞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民族舞的魅力,并從不同風格的民族舞中感受地域差異造成的審美差異,進而將學生引入生動形象的氛圍中,為接下來的教學實踐做好準備。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做好內容示范
示范指導是舞蹈實踐教學的必備環(huán)節(jié),對于一些肢體動作復雜、節(jié)奏較快的舞蹈動作,單純依靠語言表述很難為學生提供逼真、有效的體驗,這時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就凸顯出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舞蹈示范動作錄制成視頻并上傳網絡,讓學生在線觀看,并根據(jù)自己的認知能力進行反復觀看,以完成課下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上,學生則針對課下自主學習中的難點,與教師、學生進行討論,進一步強化內容示范效果,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中獲得逐漸消化的舞蹈動作,提高訓練效果。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做好教學互動
教學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在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中,教師把握著課堂的話語權,更多的是對學生的灌輸。而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自主表達的渠道,讓學生能夠交流舞蹈學習與訓練經驗。例如,利用通信工具與教師、學生展開在線交流,及時彌補理論與實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根據(jù)舞蹈訓練任務,結成訓練小組,成員之間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xiàn)有效互動與溝通,討論自身經驗,提高互動學習效果。
(四)利用新媒體技術做好教學反饋
信息反饋是教學指導的重要依據(jù)。在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教學反饋經常受到阻礙,教師更多根據(jù)自身的主觀經驗對學生的舞蹈訓練過程進行設計,缺乏對學生訓練效果的深入分析。而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背景下,學生的信息反饋過程更加順暢有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視頻,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分析,根據(jù)學生在示范指導中的表現(xiàn)做出判斷,進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設計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從而提高舞蹈訓練效果。
四、結語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逐漸凸顯。教師應堅持教學改革的步伐,明確教學改革思路,從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發(fā)展的角度為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設計相應的方案,以逐漸提升舞蹈課程的教學質量。
(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