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琳鈺 溫 菁 路旭宏 馮 錦 予畢崢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0)
婦產科學是醫(yī)學高等院校的核心科目,知識點多、內容繁瑣,且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但婦產科學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查體經常涉及女性隱私,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的難度。并且婦產科學本身存在很多抽象而且難于理解的知識點及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生出現(xiàn)“高理論、低操作”的現(xiàn)象。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學工作者急需在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途徑。隨著網絡普及和醫(yī)療模式的轉變,微課教學成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并且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微課教學的重點在于,圍繞單個知識點形成獨立、短小而且精煉的教學視頻,以實現(xiàn)快速有效的教學目的[1],目前,已經成為臨床醫(yī)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2]。因此,本研究設計、制作婦產科微課,并利用微信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中,探討其可行性及教學效果。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4級臨床醫(yī)學本科專業(yè)婦產科見習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傳統(tǒng)教學組和微課教學組,每組各30名。兩組學生均接受常規(guī)的婦產科課程的學習,微課組增加微課教學方案,進行《婦產科學》的學習。
1.2 方法
1.2.1 微課制作:圍繞“女性內外生殖器”、“婦科檢查操作”、“正常分娩”、“剖宮產”、“人工流產術”等重點婦產科臨床教學內容進行微課課件的制作。本研究的微課在專用微課錄制室完成視頻及音頻的錄制,通過剪輯、整合相應的PPT和字幕。所有微課視頻時間在3~10 min,每節(jié)微課針對1個問題進行講解和演示。
1.2.2 微課的實施:創(chuàng)建微信群,將微課教學組學生加入微信群中,將微課視頻通過微信平臺逐步發(fā)布,要求每位成員在線學習微課內容,教師通過微信群在線解答學生們的問題。
1.2.3 考核方法: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設計理論考試題,主要考察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題型包括選擇題和填空題,總計100分。出題、監(jiān)考及成績統(tǒng)計均由未參與課題設計的教師完成。
1.2.4 課程評價反饋調查:在考試結束后,讓學生填寫課程評價反饋調查問卷表,對教學形式及教學效果兩方面評價,評價指標為滿意或者不滿意。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考試成績以(±s)表示,采用組間t檢驗,α=0.05作為數(shù)據(jù)的檢驗標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名學生均完成常規(guī)婦產科課程的學習,參加理論考核及對教學形式和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微課教學組的理論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微課組對教學形式及教學效果的滿意度為96.7%(29/30)及93.3%(28/30),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66.7% (20/30)及70.0%(21/3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微課組與傳統(tǒng)組成績及滿意度比較(±s)
表1 微課組與傳統(tǒng)組成績及滿意度比較(±s)
注:*與傳統(tǒng)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與傳統(tǒng)組相比,差異極其顯著(P<0.01)
比較項目 微課組(n=30) 傳統(tǒng)組(n=30)成績 83.67±8.83** 74.90±11.15對教學形式的滿意度 0.967±0.032* 0.667±0.076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 0.933±0.064* 0.700±0.091
微課即“微課程”(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創(chuàng)[3]。2012年教育部首次明確了微課的概念,即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開展的簡短且完整的教學活動[4]。研究表明,醫(yī)學生利用社交軟件平臺進行移動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5]。微課理念于2010年被引入我國,迅速得到傳播和發(fā)展[6],引起了微課浪潮。李鵬鴿等[7]學者曾提出如何構建微課評價的指標體系,有利于微課實踐向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如何制作質量更好的微課視頻,張海榮[8]關于如何設計和制作優(yōu)秀的微課視頻,也提出過很好的建議。
微課是基于網絡的普及以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微信在學生中的使用率及普及度較高??梢园l(fā)布視頻,也可以實時交流,是非常便利的教學平臺。方維東等將影響專業(yè)的學員分為微信平臺教學組和傳統(tǒng)教學組,其研究結果顯示,微信平臺教學組對提高學習興趣、獲得新技術有重要價值[9]。譚慧等學者也應用微信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研究結果顯示,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實習生進行教學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10]。本研究將微信和微課二者結合起來對婦產科臨床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微課進行婦產科學教學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①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立體和形象;②可融會貫通多個知識點;③便于實踐技能的示范及傳播;方便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自主學習,便于反復觀看重復學習,以加深理解和記憶;④便于教學資源的積累:教師在堅持收集和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的教學資源;⑤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⑥增加學生和教師間的互動。相信隨著微信平臺功能的不斷拓展,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