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市姜堰區(qū)梅垛中心小學(225537) 張亞娟
命制試題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試題不僅能直接切中要害,展現(xiàn)知識本質(zhì),快速檢測出學生對該知識掌握的水平和熟練程度,還能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然而,近年來的試題中卻存在著大量“有問題”的試題,這些試題不僅沒有引導學生取得真知,反而將學生引入學習的迷霧中。本文將對小學數(shù)學測試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試題進行深刻剖析,以提高命制試題的效能。
【實例1】判斷題:李華身高1.6米,水池的平均深度是1.5米,李華在水池里游泳不會發(fā)生險情。( )
【分析】多數(shù)教師誤認為這道題達到了考查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概念的目的,因為水池的平均深度是1.5米,但是具體到池底的各個角落,可能有高有低,有的深水區(qū)超過1.5米,有的淺水區(qū)則不足1.5米,一旦涉足深水區(qū),李華就會有溺水的危險。其實,這種理解與生活實際有出入,也是對“平均數(shù)”概念的誤解。游泳發(fā)生的意外與諸多因素有關,不能僅由涉水者身高與水深來決定。原始試題會讓學生產(chǎn)生“只要水深不及身高就是安全的”的錯誤觀念。
【方法】不妨將題目稍作改動——一個水池的平均深度是1.5米,如果水池中有某一處地勢低洼,水深則大于1.5米,那么一定有另外一處水的深度小于1.5米( )。類似這樣設置題目背景,就能達到鞏固平均數(shù)概念的目的。
【實例2】選擇題:將一個物體沿著斜坡滑落到水平面后,要使其慣性滑行的距離最遠,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 )度。
A.90 B.60 C.45 D.30
【分析】“看誰滾得遠”是數(shù)學教材中的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其實物體慣性滑動距離與坡面和地平面夾角之間的關系屬于物理范疇,需要用到物理計算公式,其中還涉及質(zhì)量、加速度等物理概念,即使用實驗數(shù)據(jù)來推算論證,也要使用精密的實驗器材才能得出實驗結果,這些都遠遠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
【方法】教師在試題的命制中加入這類知識的目的也許是想通過新奇的知識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但這已經(jīng)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這部分知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學生課后研究的活動內(nèi)容。
【實例3】解決問題:有一種時蔬,3月3日播種,6月5日收獲,這種時蔬的生長期是多少天?
【分析】題意很明顯是想考查學生能否根據(jù)起止時刻正確計算時長,但這樣的表述令人費解,作物的生長期有兩種表述:作物存活的壽命或從播種到成熟的時期。前者稱為氣候生長期,后者稱為作物生長期(生長周期)。蔬果成熟是一個緩慢漸變的過程,“6月5日收獲”并不能說明6月5日這種作物剛好成熟,即便如此,6月5日當天能否算入生長期內(nèi)?這些對小學生來說頗為費解。這樣的創(chuàng)新性試題不僅沒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反而讓原本明朗的問題,因復雜的表述而使人暈頭轉向。
【方法】建議此題改為:有一種時蔬,從3月3日種子萌發(fā),到6月5日成熟(6月5日當天算入生長期內(nèi)),計算這種蔬菜的生長周期是多少天?
【實例4】商店有瓶裝、聽裝兩種包裝的百事可樂,促銷方案如下表。小強想買1500毫升可樂,如何選購更劃算?
___________________類型__瓶裝____________聽裝說明__________________250毫升裝,單價3元300毫升裝,單價3.5元______促銷方案_______買4送1消費滿10元打8折___
【實例5】解決問題:跳水隊男女人數(shù)比是5∶6,2名男隊員退役后,現(xiàn)役女隊員人數(shù)是男隊員人數(shù)的1.25倍,跳水隊原來共有多少名運動員?
【分析】例4看似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目,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優(yōu)化的問題。但是,聽裝可樂的促銷方案“滿10元打8折優(yōu)惠”究竟是指只對10元部分打折?還是指對總價打折?理解上的歧義讓學生無從下手。例5在原來的教學大綱下可視為一道考查掌握分數(shù)綜合情況的試題,但現(xiàn)在新課標則只要求“能解決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簡單實際問題”,要求降低了,所以命制的試題難度也應隨之降低。
總之,命制試題是一項高水準的工作,命制試題時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總想著給學生“挖坑”,還應仔細推敲字句,讓題目的整體立意更科學,更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教育規(guī)律,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