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東縣朔良鎮(zhèn)那加村小學(531509)
歐陽美娘
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形勢下,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情況直接影響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那么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情況下有沒有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大多數(shù)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沒能合理構建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影響了農村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1.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目前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每天的教學任務比較多,每周的課時基本上都是二十節(jié)課左右。而且教師從早晨到晚上還要忙于管理學生,做宿舍管理、飯?zhí)貌牧系裙ぷ鳎緵]有太多時間做教學方面的交流。一部分教師不注重改變教學觀念,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生要努力學習。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只是走過場,導致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2.教學方法改進不足,媒體運用效果不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對義務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大,農村小學的硬件設備也比較完善,大多數(shù)學校都配備了完善的教學設施,比如電腦、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不過,在農村小學教學中,一些老教師依然習慣于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講課,只有部分年輕的教師使用多媒體的方式配合教學,但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也只是走個形式,沒有太大的效果,只是把多媒體變成了黑板的另一種形式。由于農村小學教師每周的課時工作量較大,忽視了平時的鉆研學習,自我提升,因此,課堂上欠缺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
3.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學生參與率不高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將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獲取知識。而從目前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來看,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雖然教師注重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但是經(jīng)常因為活動目標不明確只限于一些純講解的方式;第二,教師在設計學習方式時只是從課本內容的需求出發(fā),并沒有從學生的需求方面進行設計;第三,學習方式比較簡單,而且學習面比較窄,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參與率。
通過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農村小學的110名教師發(fā)放了電子問卷進行調查,回收了100份調查問卷,回收率為91%,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91%。下面,就對影響農村小學教師有效課堂教學的原因進行分析。
1.管理方面原因
農村小學在教學管理方面主要是因為職能部門人員不充足,學校很多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分配給教師來完成。這樣就會占用教師的工作時間或者休息時間,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鉆研教學研討活動,因此教學工作會受到影響。
表1 農村小學管理人員配備情況(N=100)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小學管理人員配備情況中僅僅有15%的教師表示自己所在學校管理人員配備充足,大部分教師表示自己所在學校的管理人員配備不充足。
2.教師方面的原因
表2 農村小學教師基本情況(N=100)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100名教師中13%的教師年齡是30歲以下,49%的教師年齡在31-45歲之間,38%的教師在45歲以上,因此可以看出農村小學教師師資隊伍偏向老年化,年齡結構老化造成現(xiàn)在小學教學師資質量與水平顯得比較薄弱。其次,現(xiàn)在農村小學對教師的評價仍然采取以成績?yōu)樵u價標準,這樣一來教師就肯定會堅持以題海戰(zhàn)術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從而導致很難順利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式。
3.學生方面的原因
表3 農村小學學生課堂表現(xiàn)情況(N=200)
影響農村小學教師有效課堂教學的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學生方面的原因,有25%的學生擔心出錯不好意思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有20%的學生擔心回答錯誤被同學笑話,降低了他們參與課堂回答的積極性。造成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自信心,有40%的學生對自己不認可,覺得自己不行,因此就不敢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另外,有35%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不愛發(fā)言主要是因為自己在課下沒有做好充分的預習與復習。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時間下來就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節(jié)奏,上課時就不喜歡參與課堂提問與活動。
1.轉變教學觀念,落實新課改要求
(1)轉變教學觀。
教學是師生之間信息與情感的交流和溝通,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中互動是重要的基礎條件。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從頭聽到尾,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目前,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觀也應該有所改變,從而提升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應該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變?yōu)閷W習者為中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智力操作活動,教給學生良好的思維學習方法,并且加強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其次,教師應該從教給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知道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學習,讓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特點有深層的認識,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三,從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觀念轉向重結論且更重過程的觀念,加強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轉變教師觀。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教師的觀念也應發(fā)生變化。現(xiàn)在教師應該將自己被動傳遞知識的身份轉向一個主動調試與創(chuàng)造的身份,教師不是一個單純的真理壟斷者,而是促進和幫助學生尋求真理的探索者,從而改善教師形象,以積極主動的教師形象,取代消極被動的教師形象。
(3)轉變學生觀。
新課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應該根據(jù)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巨大發(fā)展?jié)撃?,促進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學習與發(fā)展能力。另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合理設計課堂活動,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率,提升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做好備課工作,為有效課堂奠定基礎
(1)有效備課是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的前提。
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升備課的有效性,這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農村小學教師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學會在有限的時間里提升自己的鉆研能力,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備課時,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
(2)錘煉教學語言,增強課堂吸引力。
對于農村小學教師來說,錘煉教學語言,調動課堂氣氛非常關鍵,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可以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合適的教學語言可以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從而提升農村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努力提升自己,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從而提升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吸引力。
3.轉變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
(1)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教書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學時期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采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不斷學習與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只有儲備了豐富的知識,才可以對課堂教學做出精心的設計,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更有積極作用的課堂導入方式,從而提升小學教師有效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采用故事導入法,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導入新課的學習,讓課堂氣氛變得非常輕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學習內容。
(2)調整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農村小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方法,對每個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在課堂上應該多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只有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得到提高。
總之,農村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備課實效,結合學生的特點建立合理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應該加強學習,不斷地探索與研究教學方法,最終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