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敏/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
幼兒舞蹈具有極強的童趣性、故事性和情節(jié)性。舞蹈中的基本功等技術動作皆是為舞蹈作品而服務的,為了符合幼兒舞蹈的主體、階段特征,相較成人的基本功而言,幼兒舞蹈中的基本功,在秉承傳統(tǒng)的我國老一輩舞蹈藝術家賈作光關于藝術美的總結:“穩(wěn)、準、敏、潔、輕、柔、健、韻、美、情”的審美取向的同時,融合幼兒的體質特征和幼兒舞蹈的特性,變得更加靈活多變、賦予童趣。
柔韌素質,就是常說的基本功里的軟開度,是指人體關節(jié)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皮膚以及其他組織的收縮和伸展能力。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主要取決于關節(jié)本身的結構,即幼兒先天性的人體本身的物理構架??邕^關節(jié)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拉伸性,則主要是通過后天合理的訓練獲得。平常舞蹈中柔韌素質主要包含脊柱、肩、胯、膝、腳背、手腕等個關節(jié)和軟組織的伸展幅度和能力。舞蹈活動中對軟開度是有很高的要求的,發(fā)展柔韌性不僅可以加大舞蹈動作的幅度,使動作更優(yōu)美、更舒展、更協(xié)調(diào),而且能加大動作的力量緩沖,使人體活動更加靈活,減少受傷的可能性。柔韌素質(軟開度)是舞蹈基本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幼兒舞蹈基本功訓練過程中應該把其作為一個重要內(nèi)容。
力量素質,是指人的各機體部位工作時克服內(nèi)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內(nèi)部的阻力指肌肉的粘滯力、關節(jié)的固著及肌肉間的力量對抗等。外部的阻力往往是指訓練力量能力的方法手段,人體在克服這些阻力的過程中改善、提升自身的力量素質。肌肉力量是掌握舞蹈動作和技術技巧,提高舞蹈水平的重要基礎,不管是瞬間的動力動作,還是相對靜止的控制造型,從生理結構的層面來看,都得依靠肌肉的力量來維持此狀態(tài)。其中,根據(jù)力量的形式,人們把肌肉的力量分為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和耐力力量。例如,平常舞蹈課堂當中的腹背肌的訓練,主要訓練的是腹肌和背肌的耐力力量,而踢腿、騰空跳躍等動作就更偏向于對爆發(fā)力(即肌肉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要求……沒有一個良好的肌肉力量素質作為舞蹈的基礎,舞者是沒有辦法和能力去完成和表現(xiàn)該舞蹈作品的。所以,在日常幼兒舞蹈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力量素質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
靈敏性素質,指人體在日常運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迅速隨機的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它既與個體神經(jīng)的敏感性有關,又受到文章之前提到的柔韌素質跟力量素質的制約影響,是一種相對復雜的綜合性身體素質。很多時候,在舞蹈中會需要舞者反應迅速靈活多變,能準確的把握動作的幅度力道,以高度的自我操縱能力做出迅速、敏捷、準確的反應,改變身體或某個身體部位的運動方向和狀態(tài),跟上活靈跳躍的音樂節(jié)奏,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營造意境凸顯氣氛表現(xiàn)主旨情感而服務,為舞蹈而服務。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骨骼等身體組織尚稚嫩、未定型,可塑性強,從此時期開始舞蹈的基礎訓練,可以有效預防和矯正一些不良習慣導致的形體毛病(如凹胸、駝背等)。經(jīng)過科學有效的基本功訓練,不僅有利于孩子形體氣質、儀表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身體各部位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促進身體體質的提升。
舞蹈是一門嚴苛而殘酷的藝術,幼兒舞蹈中基本功的訓練過程往往是非常辛苦的,任何一個舞蹈基本功、技術技巧動作都是無數(shù)次汗水和淚水的堅持才最終形成的。經(jīng)過這樣的一個訓練過程,讓孩子的心智、毅力得到磨練,從小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
在幼兒基本功的訓練過程中,提高孩子對自身身體的控制能力,使孩子們能更好的運用自己的身體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知、模仿、認知外界,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舞蹈化的基本功和技術技巧動作對舞蹈的詮釋,給孩子塑造一個賦于審美創(chuàng)造的空間,培養(yǎng)孩子對真、善、美的認知和選擇。
幼兒舞蹈中的基本功是幼兒學會運用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及柔韌等方面的技能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與個體解剖、生理特點有關,而且與幼兒受訓練程度也密切相關,在舞蹈教育教學中或是舞蹈表演中,它是幼兒舞蹈者掌握舞蹈動作技術、提高表演水平的基礎??梢哉f良好的基本功素質是舞蹈活動的前提,是幼兒舞蹈者能否充分發(fā)展和展現(xiàn)舞蹈美感和藝術感染力的必要因素。舞蹈教育是幼兒整個教育階段不容忽視的一個部分,通過科學性、有針對性的幼兒舞蹈教學不僅能有效的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而且能潛移默化的對幼兒的心理起到正面、積極的啟發(fā)。
[1]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賈作光.賈作光舞蹈藝術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3]資華筠,劉青弋.舞蹈美育原理與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