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海/安徽省渦陽縣臨湖學區(qū)中心學校
傳統(tǒng)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向?qū)W生灌輸知識,難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而綜合性學習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進行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通過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夠使課堂更加活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具有綜合性全面性的。我們所探究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其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綜合二字,可以說綜合正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要點所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包含著一系列的基礎性語文知識,還提出了師生之間共同協(xié)作共同努力進行學習的新要求,也就是說其更加提倡各個角度、各個層面的綜合性發(fā)展。另外,合作性也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比較全面的、廣泛的學習,其中的知識體系非常的復雜,學生們想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探索就理解透徹十分困難,所以很多情況下需要與同學一起進行交流和互動,以一種小組合作的方式達到探究知識的目標。這種合作的學習方法,在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體驗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們更加明確與人合作的重要性,保證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相對于小學而言更加困難,學生們在初中階段第一次面臨了升學的壓力,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這個問題始終壓在學生的身上。學校方面更加如此,所有的工作和準備都是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槟繕诉M行的,現(xiàn)在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走入了一個誤區(qū),認為學生的分數(shù)代表學生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成績和分數(shù)成為了衡量他們學習能力的全部標準,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成為了一紙空談。近年來,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條件發(fā)展態(tài)勢持續(xù)走高,教育行業(yè)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學校與學校之間形成了互相競爭的局面,學校的硬件設備等等都成為了競爭的方面,特別是學生的升學率更是代表了一個學校的實力。為了保證升學率、保證學校的聲譽,校方通常都會組織學生們進行額外的補課,本應該留給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時間被課程占據(jù),其綜合性學習情況可想而知。
初中階段的教師往往都是只負責一個科目的教學,語文教師只掌握語文科目的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但是對其他學科的了解程度就稍有遜色,所以說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很難為學生提供其他科目的幫助?,F(xiàn)階段來看,除了學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之外,教師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系,為了保證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往往是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探究其余課程的內(nèi)容的。也就是說從一個角度來說,教師是在扼殺學生們進行綜合性探究學習的思維發(fā)展,是一種對綜合性學習不重視的明顯體現(xiàn)。
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學習觀念都是來自于家長和教師的灌輸,他們往往都會認同家長所謂的成績最重要的論點,所有的學習行動都是為了最終的成績,文化課程比一切事情都重要,只要考試的分數(shù)合格了那么自己的知識面是否寬廣、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鍛煉都不是很重要。綜合性學習這個概念對于初中生而言顯然太過遙遠,想要讓他們?nèi)ダ斫夂驼J同整體發(fā)展全面進步、培養(yǎng)能力增強素養(yǎng)的新時代教學思路非常困難。再加上教師往往都會安排十分繁重的課業(yè)任務,極大的壓縮了學生們自主探究綜合學習的時間,久而久之學生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喪失了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視和關注。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逐年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事業(yè),素質(zhì)教育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在目前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應試教育仍然占據(jù)著基層初中教學工作的主流位置,很多學校和教學工作者乃至于家長都仍然認為學生的分數(shù)決定命運、成績代表一切,他們往往會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標桿,給學生安排許多文化課程方面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也為了提升自己的升學率,都會給學生安排更加沉重的學習負擔,而本應該受到重視的綜合性學習卻被人們所忽略,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理論體系是一個層面比較高的出發(fā)點,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為切入。想要保證綜合性學習能夠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真正的落到實處,黨和國家就必須要從政策上給予一定的保證,否則只能是淪為一紙空談。另外,這種政策的頒布并不是概括性的,不能只是強調(diào)綜合性學習就可以,更應該把其可行性和實效性提升起來,讓基層的初中語文教師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操作規(guī)程和標準,將過去政策難以落實的問題解決掉,給教師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實踐指導?,F(xiàn)階段來看,中國與教育事業(yè)相關的一些理論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之處,在經(jīng)濟不斷進步、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才能盡快的完善理論體系,成為了我們必須要思考和探索的課題之一。眾所周知,相對于高分低能的所謂人才而言,社會和國家建設需要的更是具有多方面能力的真正人才,學生們只有掌握了學習的能力和綜合性的素養(yǎng)才能在今后的競爭中獲得勝利。所以說我們就必須要有意識的構建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來保證學生們綜合性學習的落實,保證他們未來的發(fā)展。
在現(xiàn)今社會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具有更多方面能力的人才顯然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而作為一個教學工作者顯然也是如此,廣泛涉獵各個科目的內(nèi)容、精細研究自己的教學科目,才能給學生們提供最佳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可以說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對學生的發(fā)展高度有著巨大的影響,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只能掌握自己本職工作的內(nèi)容,知識面比較窄,很難真正的給學生綜合性學習提供幫助。所以說盡快的提升教師團隊的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立體化的知識體系顯得十分重要,是保證綜合性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渠道。
回顧中國過去的應試教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與綜合性學習是相違背的,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教育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工作,學生們的發(fā)展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要把綜合性學習這個概念滲透給學生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恰當?shù)姆绞睫D變學生們已經(jīng)成型的應試教育思想,只有這樣從學習主體入手才能保證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綜合性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國開展綜合性學習還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完善相關體系,對綜合性學習進行推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