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恒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
——海明威
當上課音樂響起時,我走進了五年級一班的教室,放眼望去,這學期班上的孩子明顯有所增加,心里一下子充滿了激情。在做了自我介紹后,開始了今天的新課,可能是剛開學的原因,孩子們上課都特別認真,學得也特別帶勁,我的激情一次次被點燃,可是在課剛上到一半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小勇坐在下面,眼神很游離地看著其他地方,我走到他的身邊,輕輕敲了敲他的桌子提醒他,可是他卻擺出一副很不遜的樣子,照樣用手撐在自己的臉上,靠在桌子上,看到他的樣子,我心里突然就沒有想上課的心情了,但是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興趣,我沒有停下來……
終于聽到下課鈴聲響起,我走到小勇的身邊,強硬地說:“小勇,請你跟我到辦公室去?!笨墒撬麉s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動不動,就像沒有聽到一樣,就在這時他們的班主任嚴老師走進教室,看見我正在和小勇對抗,嚴老師走過來輕輕地拉了拉我的衣服,悄悄地告訴我說:“這個孩子特別的怪,昨天他就是這樣,根本就不聽老師說什么……”我聽后,心里開始琢磨,這個孩子肯定有問題,當我再次走到小勇身邊時,我改變了自己之前那樣強硬的態(tài)度,把手搭在小勇的肩上(那一瞬間,我感到小勇的身體是緊張的,甚至是抗拒的)輕聲地說:“孩子,走,跟著老師去辦公室,我們聊聊天,好嗎?”說完后,我看著他,在等著他給我回應時,我感到他的身體開始放松,心里沒有之前那樣的抗拒我,我?guī)еx開了教室。
到辦公室后,我沒有拿出教師的架子,問小勇上課為什么不認真,而是問小勇:“我們能不能作為朋友聊聊天?”在小勇點頭示意我可以時,我們交談了幾句,在交談后我看到他的表情慢慢地釋懷,我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問道:“孩子,今天上課你沒有聽課,你會唱歌曲了嗎?”
“不會?!毙∮碌椭^回答到。
“你不會唱,那為什么上課的時候不認真呢?”我接著問。
“聽不懂?!毙∮律駳獾卣f。
找到原因后我開始耐心地告訴他:“孩子,就是因為你不懂才來學校學習的?。∪绻闶裁炊紩?,還來學校干什么呢?”
在我說完后,小勇看著我,那一刻他的表情告訴我:“他知道錯了,下次上課一定認真。”我沒有再多說什么,便伸出手,和小勇拉勾做了一個承諾,在那之后小勇上課的確比之前認真了許多。
可沒過幾天,小勇竟然和班主任嚴老師鬧得臉紅脖子粗,我本來準備到他們班找孩子和我一起打掃音樂教室的衛(wèi)生,于是我立馬走上去讓嚴老師消消氣,叫走了小勇和其他兩個孩子,到音樂教室后,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教他們怎么打掃,在我們開始動工時,我仔細觀察了小勇,發(fā)現(xiàn)原來他是一個做事特別認真、細心的孩子(凡是他做的那一部分衛(wèi)生,我都沒有去重復做一遍,反而另外兩個孩子做了,我都重復做了一次),在我站到窗臺上準備擦窗戶時,小勇卻說道:“江老師,你慢一點,小心,要不我來吧!”在小勇說完后,我停住了,心里一陣感動,想:這么一個孩子,太會關(guān)心、體貼人了。在做完所有衛(wèi)生后,我叫住了小勇,告訴他:“小勇,我發(fā)現(xiàn)你原來是一個很細心的孩子,還是一個很會關(guān)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孩子?!毙∮轮皇菍ξ倚α诵Α?/p>
在接下來的交談中,我才得知原來小勇在老家時,從一年級就開始住校,基本上是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在老家就跟著爺爺、奶奶住,和爸爸、媽媽分開生活,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小勇就開始變得內(nèi)向,也成了一個內(nèi)心很孤僻的孩子。
但是他的獨立能力卻特別強,做事也很細心,也特別會關(guān)心、幫助別人,可是他卻不喜歡別人幫助人,自尊心也特別強……在抓住這點后,接下來和小勇的溝通就更加順暢。
我問他:“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快樂嗎?”
“快樂?!毙∮孪攵紱]有想,脫口就回答到。
“那你為什么就不愿意別人幫助你呢?你知不知道別人想幫助你,你不同意時,別人會多難受,你愿意看到別人難受嗎?”我說到。
看到小勇慚愧的表情,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jīng)把他心里的防線給突破了,我接著說:“孩子,你喜歡幫助別人,關(guān)心別人,那你今天罵了嚴老師,你心里舒服嗎?”
在我說完后,我心里還在擔心,小勇會不會立馬和我對抗,會不會又變得強硬,沒有,他只是把頭低著,什么也沒說,我能感到他的內(nèi)心在掙扎,最后我鼓勵他,讓他一定要去給嚴老師道歉,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沖動,要冷靜。
其實,當你和孩子們真誠相處,以心換心,當你熟悉了孩子的一切時,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閃閃發(fā)光的東西,只要我們都能俯下身來,和孩子用真心去交流,對孩子多一點愛心,多一份溫馨,我相信孩子的明天一定會是另外一番景色。
參考文獻:
[1]焦念誠.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梁:家長會、家訪、校訪漫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6):68-69.
[2]劉景磊.架起心與心的橋梁:淺析班主任與后進生的心理溝通[J].希望月報(上),2007(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