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國松
摘 要:小學數學的趣味課堂,可以給小學生的教學帶來更多的啟迪,也就是說,小學生的數學教學不同于語文和其他文科學科的要求,他有一定的抽象要求,但要求小學生能夠在錯綜復雜的數理知識和數字到海洋之中,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研究本能。小學生的數學課堂上最忌諱的就是讓小學生產生非??菰餆o味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小學生非常容易就會討厭小學數學的學習,從而可能產生非常危險的厭學心理。小學數學教師往往是作為小學數學計算非常重要的老師進行培養(yǎng),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習,需要一些重點研究的方向,才能夠完成趣味教學的學習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策略
正數學是來自于大自然的學科,它最終將被應用到大自然的科學實踐之中,小學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往往不容易帶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小學數學學習的第一步。小學數學學習課堂上,要求學生就課堂上所講解的具體內容進行思考同時又對課堂的學習進行適當的總結,為將來進一步更高級的科學檢驗。教師必須要切實的掌握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學習情況,掌握生源的基本情況和小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而能夠把握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軟肋,使其愛上數學,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的互動之中。
1小學數學課堂實現(xiàn)趣味教學的問題
1.1小學生數學趣味學習的概念誤用
在新課程概念的引導之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呈現(xiàn)出了多樣性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特點,很多數學教師都希望能夠將趣味教學的因素引入到學習課堂之上,教師也開始注意到趣味教學的合理運用,但是在小學數學學習的課堂之上,仍然不得不指出,教師將趣味教學運用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卻往往更加偏重于趣味性和課堂氣氛的調動,忘記了學習數學本身的初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對一種學習的興趣和網絡的熱鬧更為重視,卻忘記了在活動體驗的過程中,應該更加充分的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1.2創(chuàng)設情境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趣味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課堂之上,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但是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趣味課堂設置的過程中,往往是將這種趣味教學的原則應用在公開課或者是一些比較淺顯的知識分類之上,而在復雜的知識教學和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可能不能良好的把握教學情境營造的過程。尤其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日常教導可能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和實施教學計劃可能會是一種波動性的行為。不能將幽默教學、趣味教學、教學情境的教學真正的與教學目的之間結合,將成為決定幽默教學效果的主要制約因素。
2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教學的實施策略
2.1趣味進行課堂知識導入
課堂知識的導入是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尤其是在當下的數學課堂中,新課的知識導入,如果不能以幽默的語言進行,可能很難引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入環(huán)節(jié),將是數學課堂教學的起點,因此教師應該使用既凝練、又能很好概括教學重點和教學目的的語言,采用一些比喻、比較結合案例的表達方法,配合一些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且加強課堂內容導入的感染力,這樣就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較好的提高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獲取知識,發(fā)散思維。導入課程不僅僅是一句話,或者一段簡單的案例,而是能夠有趣的引起課堂懸疑的過程,引發(fā)學生有解讀懸疑的積極性。
2.2采用有趣的數學歌謠和兒歌配合
為了促使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學生更好的掌握一些數學的原理和公式,找一些最基本的數學算法和數學經典提醒,教師應該廣泛的接觸系統(tǒng)性的教學內容,可以考慮采用有趣的數字故事或者是數字兒歌,來吸引學生迅速的參與到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之中。同時可以加強這些趣味性兒歌和童謠與日常實踐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度,從而可以讓學生們在更加便于理解的課堂實踐中體會數學兒歌的真諦。有趣的數字歌謠可以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通過學生們動手能力、動眼、動腦、動口,多種感官的參與和相互配合,學生們會感悟到一些組織操作活動的樂趣,提升一些感知性的效果,讓學生的感知知識能力和親自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2.3通過趣味性的情境表演促進師生間互動
讓學生們真正對數學感興趣的方式,就是刺激其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讓其真正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其中。為了讓小學生感受到自己是數學課堂學習的主體,可以考慮通過一些有趣的情境表演,促進學生動手操作的同時手腦并用。教師可以在平常多多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游戲,比如學習形狀,數字角度,位置關系都有各自不同的案例,既可以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自由討論,同時也要求在游戲時積極思考,認真想象。這種師生互動的關系,對于學生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過程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親自動手操作能力的養(yǎng)成將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性數學素養(yǎng)。
3結論
趣味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趣味教學的教學手法源自于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傳統(tǒng)課程教學公式化的教學模式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結果。新的課程改革,提倡多樣化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而趣味教學能夠更好的引起學生們的注意,給予小學生以深切的關懷,幫助其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加深刻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王歡.關于農村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張濤.探究小學數學趣味教學[J].學周刊,2014(08):133.
[3]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56-157.
[4]閆會琴.淺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中的“數學味”[J].學周刊,2013(1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