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武
(萬寧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海南 萬寧 571500)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多發(fā)生于老年人群。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持續(xù)進展,可并發(fā)糖尿病腎病。臨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有研究指出,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與患者的血糖控制不達標密切相關。胱抑素C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及氧化應激反應的敏感指標。血清膽紅素是反映機體抗氧化失衡的敏感指標[1]。為了分析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檢測在對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在萬寧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6年1月1日至 2017年2月28日期間在萬寧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擇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選患者的病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其本人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合并高血壓、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根據(jù)病情的不同對這100例患者進行分組。將30例并發(fā)輕度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作為1組。這30例患者的入組標準是:1)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在20~200 mg/L之間。2)存在輕度腎功能異常。這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齡在60~85歲之間,平均年齡(65.78±1.12)歲。將30例并發(fā)重度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作為2組。這30例患者的入組標準是:1)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200 mg/L。2)存在重度腎功能異常。這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在60~87歲之間,平均年齡(68.78±0.32)歲。將40例未并發(fā)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作為3組。這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齡在60~86歲之間,平均年齡(68.72±0.35)歲。三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獲得了萬寧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這三組患者均進行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檢測。方法是: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 ml,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采集血清標本,對血清標本中膽紅素、胱抑素C的含量進行測定[2]。
比較三組患者血清膽紅素、胱抑素C的水平[3]。
采用SPSS 15.0軟件處理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平均為(14.12±1.78)μmol/L,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平均為(1.34±0.32)mg/L。2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平均為(11.18±0.76)μmol/L,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平均為(1.91±0.25)mg/L。3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平均為(15.23±1.98)μmol/L,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平均為(0.65±0.21)mg/L。2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低于1組患者和3組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高于1組患者和3組患者,P<0.05。1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低于3組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高于3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水平的比較(±s )
表1 三組患者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水平的比較(±s )
分組 例數(shù) 血清膽紅素(μmol/L) 血清胱抑素C(mg/L)1組 30 14.12±1.78 1.34±0.32 2組 30 11.18±0.76 1.91±0.25 3組 40 15.23±1.98 0.65±0.21
糖尿病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持續(xù)性蛋白尿等。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4]。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敏感度不高[5]。血清膽紅素是血紅蛋白的代謝產(chǎn)物,具有抗氧化應激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降低,表示其腎臟存在損傷。胱抑素C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的敏感指標。有研究指出,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發(fā)病的早期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就會顯著升高[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2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低于1組患者和3組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高于1組患者和3組患者。1組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低于3組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高于3組患者。由此可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膽紅素的水平會隨著其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會隨著其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的水平能夠反映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的進展情況。
綜上所述,血清膽紅素及胱抑素C檢測在對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