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張亞玲
(1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東院)心內科 四川 成都 610101)
(2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東院)腎內科 四川 成都 610101)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征類型之一,病理基礎主要是內皮損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栓形成,而導致冠狀動脈狹窄甚至閉塞而出現心肌缺血、壞死等臨床癥狀。丹紅注射液具有通脈化瘀、舒絡活血等作用,通過擴張冠狀動脈、調節(jié)血管活性物質、改善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huán)達到改善心肌缺血、減少心絞痛發(fā)作[1]。本研究通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來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對血清胱抑素C(Cys-C)、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變化的影響。
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90例。
納入標準:(1)入選患者符合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診斷標準[2];(2)此次研究知情同意。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4.22±6.04)歲;研究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63.58±6.0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2)合并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3)重度心律失常者;(4)伴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5)存在本研究藥物禁忌證者。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他汀、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鈣拮抗劑等藥物,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分別給予藥物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10mL/支 批號:國藥準字Z20026866)30mL,加入濃度0.9%的氯化鈉250mL中靜脈滴注,1次/日,兩組患者療程14天。
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無發(fā)作或發(fā)作次數較前減少≥80%;有效: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較前減少50%~80%;無效: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較前減少≤50%。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所有入選患者治療前后在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5ml,以3000r/min離心15min后取上層血清,然后貯存于-80℃冰箱待測。其中血清Cys-C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GDF-15采用ELISA法進行測定,試劑盒購于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1.11%,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88.88%,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ys-C、GDF-15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ys-C、GDF-15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GDF-15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GDF-15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Cys-C(mg/L) GDF-15(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5) 1.39±0.41 1.09±0.53 1277.83±313.50 1060.03±472.43研究組(n=45) 1.44±0.42 0.82±0.36* 1324.73±364.75 884.54±249.21*t值 0.015 4.813 0.847 2.839 P值 >0.05 <0.05 >0.05 <0.05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作為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一種類型,其危險程度高,治療不及時容易進展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患者生命。在中醫(yī)范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歸屬于“胸痹”、“心痛”,可采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環(huán)治療[4]。丹紅注射液主要由丹參、紅花組成,通過現代工藝提取而制?,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丹參中的丹參酮、丹參酸等可改善心肌組織中缺血缺氧狀態(tài),并有抗自由基作用。而紅花中新紅花甙、紅花醌甙、紅花素等成分,具有降低冠狀動脈阻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和營養(yǎng)心肌作用[1,5-6]。本研究中使用丹紅注射液組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ys-C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既往多作為腎功能不全的檢測指標,但研究發(fā)現其通過調節(jié)動脈血管壁蛋白溶解與抗蛋白溶解,參與血管壁基質重構及調控炎癥反應,從而誘發(fā)、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7]。GDF-15是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員之一,生理狀態(tài)下心臟組織基本不表達,而在缺血/再灌注損傷、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狀態(tài)下GDF-15表達明顯升高[8-9]。本研究中發(fā)現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Cys-C、GDF-15水平明顯升高,藥物治療后Cys-C、GDF-15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組間比較發(fā)現,研究組治療后Cys-C、GDF-15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丹紅注射液在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炎癥反應的同時能夠減輕疾病對心臟的損傷,從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可以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顯著提高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并且可以降低血清Cys-C、GDF-15表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