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法解釋原則能夠為刑法應用于不同司法實踐中提供相應的指導,進而確保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得出最科學、客觀和公正的結果。所以為了能夠推進刑法的良好應用,就要對刑法解釋原則進行適當?shù)姆治?,從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展開和應用入手進行更為科學系統(tǒng)的論述,爭取能夠對刑法解釋原則展開和適用的形成全新認識。
關鍵詞:刑法解釋原則;確立;展開;適用
法律概念具有明顯的抽象性特征,其作為一般性的社會行為標準規(guī)范,能夠有效的融入到社會生產生活中,對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和約束。而刑法解釋,則能夠為刑法理論的應用提供相應的支持,因此為了促進刑法作用的發(fā)揮,加快社會的法治化建設進程,就要結合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展開和適用進行系統(tǒng)的探究。
一、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
對刑法解釋原則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能夠看出其主要包含三個最基本的原則內容,即合法性原則、技術導向性原則以及適當性原則,在對刑法解釋原則確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結合三項基本原則進行系統(tǒng)的論述。
其一,合法性原則。即在做出刑法解釋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依法開展各項工作,刑法解釋本身必須具有合法性,這是刑法解釋所必須堅持的最基本原則[1]。
其二,適當性原則,即刑法解釋活動需要與刑法規(guī)范的基本準則相適應,真正按照犯罪情況量刑和定刑,避免外界因素和主觀因素對刑法解釋活動產生影響。
其三,技術導向性原則。即對刑法解釋本身具有明確的要求,需要體現(xiàn)出解釋技術的特征。刑法解釋原則實際上是對我國現(xiàn)行刑法規(guī)范應用效果的反思,并且按照反思的內容和刑法的應用需求,對刑法規(guī)范進行適當?shù)耐晟?,進而逐步增強刑法適用方面的合理性,使其能與現(xiàn)代社會的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司法實踐需求相吻合。
二、刑法解釋原則的展開
在研究中逐步認識刑法解釋原則確立的基礎上,為了增強刑法解釋的適用性,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刑法解釋原則展開情況進行分析,進而形成對刑法解釋原則的深入系統(tǒng)認識。
首先,從合法性角度進行分析,我國相關研究者針對刑法解釋原則的展開進行了適當?shù)恼撌?,認為刑法解釋原則的合法性原則主要是要求必須按照憲法和高級法律的要求進行解釋,簡單的說不論怎樣對刑法解釋原則的主體進行確定,并且不論使用何種方法開展解釋活動,都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要求開展工作,并且刑法解釋要能夠體現(xiàn)出我國憲法和法律的精神。如果在解釋活動中真正出現(xiàn)了不同意義結果同時存在的情況,那么應該參照最符合憲法規(guī)定的要求確定解釋結果。
其次,從適當性原則的角度進行研究,即刑法解釋必須凸顯出正當性和合理性的特征,主要是如果某一刑法解釋主體結合現(xiàn)實情況采用了一定的解釋方法參與到解釋活動中,要求刑法解釋的主體要遵循罪刑法定的原則進行解釋。換言之就是在刑法解釋實踐活動中,解釋的主體要確保解釋主體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正義性,要最大限度的規(guī)避外界輿論以及主觀因素對刑法解釋活動產生的不良影響。
最后,從技術導向性原則角度進行研究,如果在解釋活動中刑法解釋能夠同時滿足合法性和適當性的原則后依然可能會遇到存在多種不同的刑法解釋結果情況,此時要對最終的解釋結果進行確定,就要對不同的刑法解釋主體以及解釋結果等進行分辨和評估,并引入科學方法論對解釋結果加以甄別,確保能在技術導向的支撐下得到最適當?shù)慕忉尳Y果[2]。
三、刑法解釋原則的適用
刑法解釋原則能夠對刑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的合理應用提供指導,因此在刑法解釋實踐應用方面,必須對刑法解釋原則進行分析,按照刑法解釋原則的指導開展各項工作,增強刑法解釋結果與啟發(fā)實踐評判標準的契合度,為司法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從刑法解釋原則的適用角度進行研究,也要結合三個基本的原則加以論述:
首先,合法性原則,目前刑法解釋原則的適用存在明顯的分歧,嚴重影響了刑法解釋的實踐應用。以較為典型的“誹謗罪”為例,按照刑法規(guī)定誹謗罪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形成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效果,情節(jié)較為嚴重的行為。但是在憲法中也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因此在對誹謗罪進行刑法解釋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公民言論自由基本權利進行分析,按照情節(jié)輕重的情況對是否可以達到誹謗罪的標準進行判定,確保刑法解釋能夠合乎憲法的規(guī)定,增強刑法解釋原則的適用性。
其次,適當性原則,從適當性原則進行分析,需要對刑法解釋原則的適用情況加以考察。同樣以誹謗罪的刑法解釋為例,在誹謗罪條款中提出要根據(jù)情節(jié)嚴重的情況進行判斷,此時就是要在司法實踐中對受害人利益損害的合法性與價值性進行分析,進而按照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嚴重情況對是否需要量刑做出判斷,并確定量刑的程度[3]。
最后,技術導向性原則。技術導向性原則方面的刑法解釋原則適用主要就是在使用不同及時方法后,要引入科學的理念和方法對刑法解釋過程進行系統(tǒng)的考量,進而得出最具適用性的解釋結果。
四、結語
在綜合考察刑法解釋原則確立、展開和適用情況的基礎上,能夠對刑法解釋原則形成更為深入的理解,為司法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為刑法的貫徹落實提供相應的支持。新時期結合時代的變化發(fā)展,面對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還應該針對刑法解釋原則確立、展開和適用情況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推動司法實踐工作在新時期背景下取得全新的發(fā)展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振中.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展開與適用情況分析[J].職工法律天地,2016(22):14-14.
[2]袁國何.刑法解釋中有利于被告人原則之證否[J].政治與法律,2017(6):122-131.
[3]劉艷紅.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展開與適用[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5(3):95-104,174.
作者簡介:
方超(1988~ ),男,漢族,浙江松陽人,浙江省松陽縣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