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園 張洪偉 孫秀花
【摘 要】目的:本次實驗課題主要探討老年抑郁癥患者應用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臨床效果以及對其SDS評分、SAS評分的影響。方法:參研對象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醫(yī)院診治的84例老年抑郁癥患者,遵從隨機的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前者行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后者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依從率與心理狀態(tài)。結果:觀察組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心理狀態(tài)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護理依從率能夠通過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明顯改善,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疏導;精神護理;老年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473.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2
如今我國人口逐漸趨向于老齡化,老年人的精神問題以及心理問題情況較為突出,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更是進一步加大了老年人發(fā)生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風險,本次擇取我院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4例參研樣本全部確診為抑郁癥,于本院進行治療,納入時間為2016年2月,截止時間為2018年2月,隨機分為兩組(42例/組)。對照組患者中有22例男病患,有20例女病患,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68.9±6.7)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4.3±1.5)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占21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齡63-87歲,年齡均值(69.7±5.9)歲,病程2-10年,病程均值(4.5±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病理學以及臨床診斷檢查,均符合老年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②本次研究經過了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患者知情后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老年癡呆、原發(fā)性精神病、慢性疾病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礙者;③認知功能障礙或意識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和生活護理。觀察組采用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具體措施為:①心理疏導護理: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反應速度以及思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分析患者的心理想法,對患者進行疏導,傾聽、了解患者的感受,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應用多種途徑鼓勵患者,引導患者發(fā)泄自己的情緒[1]。②精神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在適合的時機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知識,其中重點介紹疾病的治療措施、影響因素,護理人員自身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患者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老年抑郁癥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礙,護理人員應高度重視此類患者,嚴密觀察患者行為,有嚴重失眠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遵從醫(yī)囑給予患者服用藥物,改善失眠癥狀[2]。
1.3 觀察指標(評價標準) ①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抑郁量表評估患者精神狀態(tài),患者評分越高,則表明其心理狀態(tài)越差。②護理依從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依從情況,主要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心理狀態(tài)評分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依從率以%表示,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依從率。兩組患者護理依從率相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心理狀態(tài)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差異比較,差異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經成為了老年人的高發(fā)疾病,此類疾病較難治愈,在患病后可能會伴隨終生,當老年人的抵抗力逐漸下降,也很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3]。老年患者常年承受疾病帶來的痛苦,因此會引發(fā)煩躁、焦慮以及緊張等負面心理,久而久之便會發(fā)展為抑郁癥,抑郁癥屬于老年患者的心理疾病,不僅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對緩解患者的不良精神和情緒有重大的意義,在老年抑郁癥患者治療疾病期間,護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患者身體健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護理過程中幫助患者解決心理障礙[4]。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觀察組護理依從率為95.24%,明顯優(yōu)于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69.05%),且護理后對照組患者SAS評分高于觀察組,SDS評分高于觀察組,差異顯著,P<0.05,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實施于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依從性,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薦。
參考文獻
高彩霞,張利寧,郭小平.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SAS、SD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15(02):220-222.
裴立新.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及精神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02):187-188.
張紅.精神護理干預模式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7):41-43.
劉艷.老年患者抑郁癥的心理疏導及精神護理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