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霞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方案應用于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及其不良反應情況。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對象,隨機分作2組,各46例,均展開阿托伐他汀治療,A組劑量20mg/d,B組劑量40mg/d,對比2組效果及其不良反應。結(jié)果:B組46例TC水平、LDL-C水平及TG水平均比A組低,而HDL-C水平比A組46例高,(P<0.05);A組有4例(8.70%)出現(xiàn)并發(fā)癥,B組有6例(13.04%),(P>0.05)。結(jié)論:于冠心病患者中展開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療時,劑量選擇40mg/d可提升療效,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因此醫(yī)師需綜合考慮患者病情狀況酌情選擇用藥劑量。
【關鍵詞】阿托伐他??;冠心?。徊煌瑒┝?;效果;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01
作為心血管系統(tǒng)多見癥,冠心病近年來發(fā)生率逐漸增加,且不斷年輕化,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1]。臨床治療冠心病時,常用藥物之一即阿托伐他汀,該藥物降脂能力較強,對于患者內(nèi)皮功能具有顯著效果,提升還能防止血栓。但是,當阿托伐他汀用藥劑量存在差異時,其用藥效果也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本次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對象展開回顧性分析,旨在觀察不同劑量標準下冠心病患者用藥情況,旨在提升其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對象,隨機分作2組,各46例。A組年齡:50~88歲,平均(64.10±3.57)歲;性別:26例男性與20例女性;病程:1~11年,平均(4.71±0.62)年。B組年齡:51~86歲,平均(64.25±4.10)歲;性別:27例男性與19例女性;病程:1~12年,平均(4.77±0.93)年。本院醫(yī)學倫理會已批準此研究,對比2組以上資料無顯著性,(P>0.05),可比較。
1.2 方法 2組均展開阿托伐他汀(天方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70054)治療,A組劑量20mg/d,B組劑量40mg/d,口服,連續(xù)8周。
1.3 觀察指標 (1)臨床效果。于用藥前后分別測定2組患者TC水平、LDL-C水平、TG水平及HDL-C水平,以其改善情況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定。(2)不良反應。用藥后,記錄2組中肌肉疼痛異常、便秘、消化不良及腹脹現(xiàn)象具體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n(%)]表示不良反應等計數(shù)資料,()表示TC水平、LDL-C水平、TG水平及HDL-C水平等計量資料,結(jié)果(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臨床效果 用藥前,2組患者TC水平、LDL-C水平、TG水平及HDL-C水平對比無顯著性,(P>0.05);用藥后,2組指標均改善,且B組改善水平更優(yōu)于A組,(P<0.05)
2.2 不良反應 A組有4例(8.70%)出現(xiàn)并發(fā)癥,與B組6例(13.04%)對比無顯著性,(P>0.05)
3 討論
阿托伐他汀本身屬于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具有降脂能力強的特征,而且對于人體內(nèi)皮功能也起著改善作用,同時抗炎功能、血栓預防能力較強,已被廣泛應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對于患者TC水平、LDL-C水平及TG水平均有改善作用。
當前,阿托伐他汀用藥效果已獲證實,但是在用藥劑量的選擇方面卻還有一定爭議。本次于2組中展開阿托伐他汀的不同劑量模式治療后,B組46例TC水平、LDL-C水平及TG水平均比A組低,而HDL-C水平比A組高,(P<0.05),且2組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照結(jié)果無顯著性,(P>0.05),表明與20mg/d劑量相比,40mg/d的效果優(yōu)越,但是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會相對增加,與孫麗麗[2]等研究結(jié)果相符。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對于冠心病患者肝臟中的膽固醇物質(zhì)及HMG-CoA還原酶產(chǎn)生抑制作用,防止其大量生成,通過對血清中的脂蛋白水平以及血漿中的膽固醇進行有效控制,在改善低密度脂蛋白代謝能力的基礎上,促進改善血脂水平,促進TC水平、LDL-C水平及TG水平進一步降低。而通過加大用藥量,藥物作用會得以增加,降脂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同時,以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藥物會經(jīng)過其肝臟細胞組織,雖然能改善患者肝臟組織新陳代謝功能,但是卻會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性,導致患者無癥狀的轉(zhuǎn)氨酶水平升高,導致肝毒性形成,并出現(xiàn)肌肉疼痛異常、便秘、消化不良及腹脹等情況[3]。
綜上所述,于冠心病患者中展開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療時,劑量選擇40mg/d可提升療效,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也會隨之增加,需醫(yī)師綜合考慮患者病情狀況酌情選擇用藥劑量。
參考文獻
楊焱.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癥、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6,36(17):4208-4210.
孫麗麗,智永超.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療中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9):112-113.
梁宇,談繼玉,姜明燕.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響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藥師,2016,19(3):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