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生獲得各種信息與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方法,閱讀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學習各個學科能力的強弱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新課改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而群文閱讀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可為學生提供大量相關的閱讀素材,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相應體裁的特點及閱讀技巧,能顯著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有助于閱讀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本文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價值;教學策略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先進的閱讀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結合一個或數個議題選擇多篇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然后師生進行集體構建,以實現理想的閱讀教學目的。研究結果表明,把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激起學生較高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對具體議題的深度理解,有助于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及理解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是教師應該細致探究的重點問題。
一、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
(一)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活動中的所有作品,都和相應的議題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數篇作品的時候,可使得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與需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某個知識點、某個現象或某個事物,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小小的書櫥》《山溝里的孩子》《珍貴的教科書》都是與“讀書”這一議題有關的文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使得他們在閱讀中更加深刻地了解讀書的價值,從而激起他們更高的閱讀興趣。
(二) 優(yōu)化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及其他學科的條件。群文閱讀是學生結合自身需求,主動在閱讀中汲取自己需求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這就可使得學生充分發(fā)揮能動性進行閱讀,從而使得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與技巧,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比如,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月光曲》《林中樂隊》三篇文章都與議題“音樂”有關。因此,教師就可用群文閱讀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對比與分析閱讀中,獲得類似議題文章的閱讀方法與策略,最終推動他們閱讀能力的優(yōu)化。
(三)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廣闊的知識面是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而群文閱讀可圍繞一定議題為學生提供多篇相關文章,從而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大量類似素材,這就可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與寬度,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擴大。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文章之后,教師用群文閱讀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的時候,就可為學生推薦一本課外讀物《自然奇觀》,讓學生在閱讀大量類似作品的時候,可對大千世界中的神奇景象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推動他們知識面的逐漸擴大。
二、 小學語文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結合議題恰當選擇群文閱讀內容
語文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及時把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社會熱點議題引入課堂,并給學生補充一系列相關文章激勵學生進行閱讀,使得學生可借助群文閱讀的方式,獲得大量的相關信息,并逐漸養(yǎng)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這有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及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比如,當地或其他地區(qū)出現有較為嚴重的環(huán)保問題后,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閱讀一組與生活中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有關的作品(《環(huán)保局長》《只有一個地球》《失竊的收成》等),使得他們在閱讀中明白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對自然環(huán)境帶來不良影響,并在閱讀中思考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教學實踐表明,通過參與群文閱讀活動,可激起學生對“環(huán)?!眴栴}的關注,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環(huán)保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并且可推動他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做一個“環(huán)保達人”。
(二) 結合教學篇目選擇群文閱讀內容
除了在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中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結合教學進度,及時為學生設計一些群文閱讀活動,從而使得學生在同步閱讀與教材篇目有關的其他文章的過程中,對教材文本有更為全面、精準及透徹的掌握,最終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少年旅行隊》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用群文閱讀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推薦如下幾篇類似作品:《徐霞客游記》《湯姆索亞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等,使得學生在閱讀這一組文章的時候,可對旅行類文章的內容、寫作結構等有細致可明確的了解,并可讓他們體會到閱讀類似文章的樂趣,以便推動他們產生更大的閱讀興趣,并可為學生寫作類似文章積累了經驗,這就為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奠定了基礎。
(三) 結合學生興趣選擇群文閱讀內容
素質教育把構建快樂課堂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在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也應把學生興趣作為選擇群文閱讀內容的中心與切入點,以便選擇出迎合各種特點學生閱讀興趣的文章,從而使得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教學中,最終獲得更為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太陽的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將“太陽”作為議題,依據學生的特點,給他們提供多種體裁的文章進行閱讀。針對喜歡文言文的學生,教師就可為其推薦《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針對喜歡童話故事的學生,教師就可為其推薦《風和太陽》;針對喜歡詩歌的學生,教師就可為其推薦《致太陽》。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各種興趣愛好的學生都能在群文閱讀中找到自己感興趣及需要的閱讀對象,才能高質量開展閱讀活動,有助于閱讀效果的優(yōu)化。
總之,將群文閱讀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貫徹新課改理念的客觀形式,也是優(yōu)化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因此,教師應充分了解群文閱讀的價值,并大膽探究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群文閱讀的策略,最終為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周艷紅.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分析與教學策略探討[J].時代教育,2017(16).
[2]趙清.“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7.
[3]劉維維.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的研究探討[J].快樂閱讀,2015(14).
作者簡介:
張輝霞,福建省晉江市,內坑鎮(zhèn)柑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