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君
【摘 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運動干預與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35例行常規(guī)護理者作為對照組,35例行運動干預與健康教育者作為實驗組,評估兩組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干預后血糖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運動干預、健康教育聯(lián)合方案,可增強療效,維持血糖理想水平的穩(wěn)定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2型糖尿?。贿\動干預;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86-01
關于2型糖尿病,臨床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合理運動是臨床控制糖尿病血糖的常用方法,然而運動產生的正性效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患者長期堅持,大部分患者因認知不足,會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情況,且長期血糖不穩(wěn)定,患者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難以積極配合臨床工作。大量研究證實[1],加強2型糖尿病健康宣教力度可提高患者認知水平,使其自覺遵醫(yī)接受治療,有效穩(wěn)定血糖水平?;诖?,我院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在行步行訓練的同時給予健康教育,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齡48-81歲,平均(64.3±15.2)歲。根據患者所用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5)和實驗組(n=35),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運動干預+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如下:
1.2.1 運動干預 中餐或晚餐1h后開始運動,步行為主要運動方式,告知其長期堅持步行訓練的好處,并詳細介紹訓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運動時讓患者佩戴電子計步器,糖尿病患者一般身體耐受能力較低,故首次運動時不嚴格規(guī)定步行強度及時間,以無疲勞感為宜,循序漸進,增至40-60min/次,30-60min/天,并根據患者適應情況,適當調整運動強度及時間。針對少數(shù)精力旺盛的患者,還可根據其喜好,鼓勵其適當參與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活動。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個人宣教、集體宣教、健康講座,宣教內容如下:
①疾病認知宣教:患者住院時,向其介紹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發(fā)病機制、臨床癥狀等簡單說明,關于治療方法、并發(fā)癥防治、血糖自我監(jiān)測方法、胰島素泵注技巧等重點介紹。針對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可向其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讓其自行翻閱來加深了解;針對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可通過播放幻燈片、影片資料等幫助患者理解。②用藥宣教:告知患者每種藥物具體使用方法,為避免患者混淆,可在藥瓶(或藥盒)上進行標注,強調遵醫(yī)用藥對血糖控制的作用,叮囑家屬做好用藥監(jiān)督工作,保證患者定時、定量用藥。③心理宣教:告知患者負面情緒對疾病進展的危害性,并綜合應用工具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存在焦慮、煩躁等情緒的患者,鼓勵其通過疏泄法、轉移法來排泄負面情緒;針對存在抑郁等情緒的患者,加強情感交流,并邀請患者家屬參與到日常護理工作中,叮囑其多關心、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④飲食宣教: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根據其體質及病情,計算每日所需熱量,并結合患者口味,合理制定飲食計劃并根據患者個人喜好,為其制定科學的膳食方案,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物質的豐富性,嚴格控制鹽分攝入量,減少脂肪的攝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9.0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值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為評估標準。
2 結果
兩組干預前血糖水平接近(P>0.05);干預后,兩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下降,對照組下降程度明顯比實驗組低(P<0.05),見表1。
3 討論
運動療法是醫(yī)學界公認的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其能提高最大攝氧量,促進心肌收縮,增強血管彈性,改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提高心肺功能,且適當運動對預防微循環(huán)障礙、周圍神經病變等并發(fā)癥具有重要作用[2]。步行是常見的一種運動類型,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對設備、環(huán)境等要求較低,運動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調節(jié)步行速度及時間,當達到一定運動量時,可在一定程度改善血糖水平[3]。動物實驗結果顯示[4],對糖尿病大鼠進行運動訓練后,其肝細胞受體病理特征明顯改變,具體表現(xiàn)為胰島素受體濃度、親和力常數(shù)均顯著降低,血糖利用率則上升。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認為,健康教育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重要部分,并將其列入現(xiàn)代治療糖尿病的五個要點中[5]。張曉輝等[9]通過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對2型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可強化其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臨床依從性,保證臨床治療、護理工作順利進行,且干預后患者血糖水平下降,表明健康教育可影響患者認知行為,增強療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干預后血糖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①步行訓練可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細胞內葡萄糖運動載體的活性,促進葡萄糖吸收。②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可使其全面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消除錯誤認知,且通過運動療法讓患者體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使其恢復治療信心,進而主動學習自我保健知識及技巧,進一步強化血糖控制效果。
綜上,步行訓練配合健康教育對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剛, 劉璋寅, 許紅,等. 飲食代替療法結合運動管理及健康教育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效應評價[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z2):236-239.
[2] 賈延萍, 王囡. 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模式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3, 40(24):85-87.
[3] 陳雪, 樊秋明, 霍婧婧,等. 個體化可量化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7, 26(4):342-345.
[4] 嚴秀群, 鄧淑玲, 鄭娟霞. 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的療效觀察及護理干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11):199-201.
[5] 朱惠仙, 顧海雁, 魏靖,等. 有氧運動干預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上海預防醫(yī)學, 2015, 27(6):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