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媛
【摘 要】目的:CT與MRCP診斷膽道系統(tǒng)結石的影像學對比分析及應用價值評價。方法:將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98例膽道系統(tǒng)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診斷方式分成CT組(49例)、MRCP組(49例),對兩種診斷方式進行應價值對比分析。結果:CT組患者確診率為75.51%,MRCP組確診率為93.88%,組間對比MRCP組明顯高于CT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比較于CT診斷膽道系統(tǒng)結石而言,MRCP診斷價值更高,具有更高的診斷率,而且還能代替一些輻射較大、有創(chuàng)的診斷方式,價值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CT;MRCP;膽道系統(tǒng)結石;影像學;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24-01
膽道系統(tǒng)結石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有兩種類型,分別是肝外膽管結石以及膽囊結石,而患有這一疾病的患者主要病變?yōu)橹骶褪歉闻K內位于膽總管,而臨床表現則是以膽管內壓升高、膽汁排泄不通暢以及膽道阻塞為主,有時還會伴有黃疸、膽絞痛、發(fā)熱以及腹痛等癥狀[1]。在臨床不斷發(fā)展過程中,臨床影像學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發(fā)展,CT、B超以及MRCP(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技術更是臨床經常會使用到的診斷技術[2]。而為了確保膽道系統(tǒng)結石患者診斷準確性,我院也就CT與MRCP診斷膽道系統(tǒng)結石的影像學對比分析及應用價值評價進行了以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98例膽道系統(tǒng)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有54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齡為24-76歲,平均為(39.67±7.36)歲;其中31例患者有1枚結石,49例患者有2枚結石,22例患者有≥3枚結石。按照診斷方式將98例患者分成2組,分別為CT組(49例)、MRCP組(49例),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T組患者在診斷過程中,使用飛利浦 64 排 CT 機型進行檢查,在檢查之前需要讓患者口服500ml的溫水,以此來保持胃腸道充盈,然后先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平掃,將各項參數進行合理調整:管電壓120kV、管電流22mAs、層厚7mm、層間距7mm、準直0.75mm,之后再從患者右側膈頂逐漸開始向胰腺鉤突下掃描,在掃描完成之后則需要對原始圖像進行重組與重建處理。MRCP組患者則使用飛利浦 1.5T進行檢查,在檢查之前需要讓患者保持8h的禁食禁飲,掃描過程中保持仰臥位,借助于呼吸門進行監(jiān)控,腹部線圈則需要對掃描信號進行收集;另外,需要先行完成冠狀位自選波快速掃描,同時對患者進行冠狀位、軸位進行定像處理,并且還需要在不同呼吸觸發(fā)技術之下來實現三維單次激發(fā)高分辨自旋回波磁共振膽胰成像掃描,而對于圖像后期處理則可以使用最大信號強度投影來實現,這樣也就能夠確保圖像重建的效果。所有圖像獲得均是我科室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學醫(yī)師,在意見相違背的時候可以借助于協(xié)商來判定,最終再以手術作為金標準進行評估。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確診率對比 CT組患者確診率為75.51%,MRCP組確診率為93.88%,組間對比MRCP組明顯高于CT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我國在膽總管結石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多,這一疾病作為人體膽總管內的結石疾病,其多發(fā)于患者膽總管下端[3]。而現如今臨床對于膽總管結石的病理機制還是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除了已經被證實的代謝因素之外,還有大多數結石主要還是因為患者膽總管彎曲幅度較大,膽汁位于肝內膽管期間,再加上膽汁流動于肝內膽管之中,這個時候就會造成排出障礙,最終促使膽汁淤積在體內形成結石[4]??偟膩碚f,膽道系統(tǒng)結石作為我國肝膽外科常見急癥,本身就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對于患者生活質量也會造成顯著影響,而對于疾病的治療依然還是以早期診斷與治療為主。
臨床科技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使我國影像學檢查技術也得到了發(fā)展,CT掃描技術作為常用診斷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偽影少、操作便捷、分辨率較高、成像快等,所以也常用于膽道系統(tǒng)結石診斷中[5]??墒怯袑W者在報道中指出,CT診斷在膽道系統(tǒng)結石中也具有局限性,圖像是很容易受到容積效應所影響等。而MRCP技術作為現如今臨床診斷技術中的常見技術,將其應用到膽道系統(tǒng)結石診斷中就能有效避免CT診斷存在的局限性,將其應用到膽結石診斷之中,主要是借助于對胰膽管走向以及形態(tài)來完成水成像技術,MRCP檢查過程中,患者結石則主要是以橢圓型、圓形、類圓形以及不規(guī)則低信號充盈缺損、周邊表現為高新號為主,而且將其應用到膽道系統(tǒng)結石診斷之中,能夠代替部分輻射大、有創(chuàng)診斷方式,最大程度保障診斷的安全性,同時還能確保診斷的價值。本研究調查顯示,CT組患者確診率為75.51%,MRCP組確診率為93.88%,組間對比MRCP組明顯高于CT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相比較于CT診斷方式而言,MRCP在膽道系統(tǒng)結石診斷中有著更為良好的效果,能夠提高診斷準確率,為患者之后治療提供基礎與保障。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CT診斷膽道系統(tǒng)結石而言,MRCP診斷價值更高,具有更高的診斷率,而且還能代替一些輻射較大、有創(chuàng)的診斷方式,價值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肖戎. CT與MRCP診斷膽石癥價值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4(24):119-120.
[2] 余小忠, 方金洲, 李岳興. MRCP在膽系結石中的應用價值及與CT、B超對比研究[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1, 21(3):367-369.
[3] 陳綿榮, 吳輝, 林曉汕,等. MRCP、CT在膽道陰性結石中的診斷價值比較研究[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23):5348-5349.
[4] 穆桂芳, 穆雪峰, 牛應林,等. 超聲、CT及MRCP診斷肝外膽管結石的對比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09(5):174-175.
[5] 王升忠. CT與MRCP診斷膽石癥患者的臨床價值探討[J]. 醫(yī)學信息, 2016, 29(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