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朋
【摘要】在現代教育中,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的作用,同時掌握為高效課堂服務的方法.本文根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教學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從目前的教育形勢來看,很多地區(qū)小學教育階段已經開始引入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信息技術,有助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全新教學、高效教學的目標.接下來,筆者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與策略,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的引入,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了時代氣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系更加密切.同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搜索與教學活動相關的信息,并且在課堂上傳達給學生,有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突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限制.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在逐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并且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意義,有效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作為一堂課的首位環(huán)節(jié),如何在此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其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運用,借助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為后續(xù)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個有趣的視頻:“小明在媽媽的帶領下,前往超市購物,媽媽讓小明自己計算物品的價格,然后前往收銀臺結算.”借助這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視頻,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巧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雖然小學數學教材是按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以及國家關于中小學教育大綱要求而編訂的,但不可否認,教材中囊括的知識有限.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倘若僅僅將教材內容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則不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受阻,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
例如,在“大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標題為“整數部分的讀寫記”的表格,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歸納整理知識點,左側列出“數級”“數位”“計數單位”分別對應“個級”“萬級”“億級”;“個位”“十位”“百位”……“個”“十”“百”……同理,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也可單獨列表,備注欄中標出“任意兩數的比較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方式對知識點進行回顧.例如利用軟件繪制出集合圖來表現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四邊形包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梯形中包含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平行四邊形中又包含長方形、長方形中又包含正方形.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實現對課堂內容的分類整理,達到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知識體系的效果.
(三)巧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情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體驗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信息技術教學情境,讓學生被有趣的情境所吸引,從而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這部分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前,借助幻燈片營造出的問題教學情境.例如,某學校有兩塊花壇,為了做好新學期迎新生工作,學校欲在兩花壇種植花卉,已知兩花壇一塊為長方形,一塊為平行四邊形,試問哪塊花壇種植的花卉最多?其次,學生通過問題轉換,將問題轉移到數學上來,此處可創(chuàng)建模塊,將問題轉換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上來,即種植花卉越多說明花壇面積愈大.所以題中的實際問題比較的是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后,針對題目中的平行四邊形,以動畫形式分割、平移成一個矩形,在演示環(huán)節(jié)中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情境,能夠提升學生思考的能力,為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認識到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的意義.同時,掌握高效運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方法,讓信息技術能夠為高效課堂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為現代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顧利鋒.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果[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6(1):43-44.
[2]趙海峰.巧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158.
[3]吳洋.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才智,2016(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