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鳳
【關鍵詞】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探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92—01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訓練的主要陣地。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能否較好地運用語文知識的綜合體現(xiàn)。那么,如何切實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讓教師們教得輕松,學生寫得快樂呢?下面,筆者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影響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1.重視作文教學,忽視“育人”教育。寫作是思想感情的文字表露,是學生思想展現(xiàn)的最佳形式,葉圣陶也曾提出“作文即做人”的觀點。然而,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十分看重學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結構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內(nèi)容是否真實則全然不顧,致使小學生的作文中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情節(jié)屢見不鮮。2.重視考試作文,文體訓練單一。當寫作成為一種為了應付考試拿高分的手段,而不是學生自我表達的需要時,習作教學的理論指導就極易成為一種程式化的教學,即把考試的內(nèi)容、形式和評分標準作為平時訓練的全部內(nèi)容,教師的作文指導就是把成人總結的寫作方法灌輸給學生,或把自己的思路“移植”于學生,讓學生循“路”而作……3.重視作文的形式,忽視能力培養(yǎng)。教師對習作的指導,多是寫作知識、寫作技巧、寫作結構以及如何把作文寫得立意高,思想性好,漠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冷落了他們對社會及生活的敏銳洞察,導致學生在習作中沒有了自己的思想。4.重視書面表達,忽視口頭訓練?,F(xiàn)今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過分強調(diào)書面作文,對口頭訓練則置之一邊。這種“重書面,輕口頭”的傾向,導致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響人際交往。5.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評價內(nèi)容片面化,評價標準統(tǒng)一化,評價方法單一化。首先,教師在批改小學生的習作時,往往給些過于籠統(tǒng)的評語,如“字跡工整”“語言流暢”“條理清晰” “沒能寫出自己的感受”等概括性的評語,不能根據(jù)每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給予不同的指導。
二、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認識,從習作教學的立足點上,將作文與做人教育融為一體。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一定要切實樹立起育人的觀念,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說真話,寫實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內(nèi)心出發(fā),寫自己想寫的、所追求的、所欣賞的,同時促進他們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質(zhì)的發(fā)展。2.轉(zhuǎn)變觀點,從習作教學的切入點上,將習作教學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變?yōu)椤皯琛苯逃?。習作教學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一切是為了學生在日后生活中的應用。習作教學在課內(nèi)課外都應立足于“應需”,使課內(nèi)外相通,使學生明白課內(nèi)作文正是課外所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他們對作文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并增強他們的生活能力和寫作能力。3.從學習的主體性上,習作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具體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創(chuàng)設情景法。在習作指導中,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這不僅能使學生感到有話可寫,還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到需要表達的內(nèi)容,調(diào)動起學生強烈的習作欲望。二是語言誘導法。教師入情入境的語言誘導就是一種極有效的方法,往往能溝通學生心靈,激發(fā)寫作欲望。三是自主擬題法。教師將習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命題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四是品嘗成功法。讓學生獲得獎勵,品嘗到成功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催化劑。4.從評價方式上,習作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增加學生寫作信心。首先,改進習作批改方式。可嘗試教師面批、小組合批、學生互批的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給自己批改,鼓勵學生之間互相批改。學生在用心讀一讀作文,夸一夸亮點,想一想建議,寫一寫評語的實踐活動中,發(fā)揮了主動性,提高了積極性。其次,完善習作講評。習作講評可以采取綜合講評、典型講評、自比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評價以鼓勵學生、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為主要原則。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掌握科學的教育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新思路、新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