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臘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不論他是傳統(tǒng)意義的優(yōu)秀生還是“學困生”,都應一視同仁,在此基礎上,實施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獲得成長。對初中班主任如何轉化學困生工作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初中教育教學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學困生;轉化工作
學困生是指在學習方面暫時無法跟上教師進度,學習落后的學生。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因素眾多,如父母關愛缺失、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學?;蚪處熞龑д`等。學困生走向學困的原因不一而足,班主任在對其進行轉化時,應在認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實施差異化轉化策略,以不斷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一、運用賞識教育,提升學困生學習信心
所謂賞識教育指的就是欣賞和表揚的教育,通過表揚學生的行為,使他們了解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需要改正,以此來不斷強化其正確行為。關注學生行為的表現(xiàn),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向上向善的意識,提高其參與興趣;通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提供活動,提升學生的心理體驗;通過積極鼓勵,適當提醒,為學生指明行動的方向。賞識教育的本質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面對其差異和“特立獨行”時,教師不能以過去的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而是要修煉一顆包容之心,用發(fā)展的眼光去對待他們,挖掘其身上的閃光點,通過為其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的閃光點更為閃亮。賞識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有人曾形象地稱其為“人性化教育”“人文化教育”,將其運用在學困生轉化方面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內在潛力,提升其學習自信心,還能保護其成長天賦,為其個性發(fā)展提供嶄新的舞臺。
部分學困生由于學習暫時落后,總感覺低人一等,在學習中缺乏自信,在面對自己可以回答的問題時,也是畏畏縮縮,不敢舉手回答,害怕出錯遭人恥笑。久而久之,這種心理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使他們在課堂活動中,將自己變成了“透明人”。這種不自信的心態(tài)會影響到他們的為人處世,使他們在遇到困難或挑戰(zhàn)時,心里給自己的暗示是:“你不行,算了,放棄吧。”這種心態(tài)將會使學困生更加自卑,甚至有可能成為“問題生”。因為自信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立足的根本,只有擁有對自我的肯定和自信,才能勝不驕敗不餒,遇到困難不低頭,而這是一個人獲得進步和發(fā)展的動力源泉。對于學困生而言,自信更是他們轉變的關鍵,應引起教師的重視。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應通過多種方法來發(fā)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通過對其點滴進步的賞識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如在我的班級中,小明由于父母離婚,導致他成績下滑,自暴自棄,一下子由以往的優(yōu)秀生成為班里的“學困生”。看到這一現(xiàn)象,我多次找他談話,與其父母溝通,但效果欠佳。冥思苦想之后,我決定采用賞識教育,對小明實施改造計劃。小明擅長數學,以前的數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诖?,我便讓他擔任數學學科代表。小明在聽到這個任命后,連連擺手,說自己勝任不了。對于他的反應,我早有預料,并未同意他的要求,而是以三個月為期限,要求他進行“試崗”。三個月之后,小明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不僅自己的數學成績名列前茅,還很好地履行了數學課代表的職責,同學們也對他給予了肯定。在三個月試崗期,小明取得的點滴進步我都看在眼里,并表揚在口頭上,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多渠道關注學困生學習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長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在他們身上不僅存在著自信心不足的問題,還存在著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情緒嚴重等問題。初中課程與小學課程相比,更加抽象化、系統(tǒng)化,對于學困生而言,無疑更具難度,從而加重了他們的厭學情緒?;诖?,就需要班主任通過多渠道、多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效率,轉變他們的學習習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采取科學的教學措施。在學困生中,由于缺乏興趣導致學困生不在少數。基于此,就需要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通過采取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授初中數學北師大版《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時就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法,通過運用Flash、PPT等多種方法為學生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不同方向的物體形狀,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施教。如在我的班級中,有一名學困生具有表演天賦,我便在《生活中的概率》一課中,課前邀請他上臺來跟我一起為學生展示生活中關于概率問題的場景。由于是其感興趣的事物,他表演得惟妙惟肖,贏得了同學們的滿堂喝彩。從此以后,他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高漲,數學成績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互助組織。有些學困生往往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也比較敏感,他們在面對老師時往往羞于請教問題。成立互助組織,可以使學困生消除心理障礙,積極融入班級氛圍,是轉變學困生的重要途徑,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綜上所述,班主任想要順利完成學困生轉化工作,應保持一顆愛心、耐心和恒心,根據學困生的不同特點,靈活選擇轉化策略,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凱艷.如何當好初中班主任[J].西部素質教育,2015(9).
[2]張嬌旭.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