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摘抄是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加強語文知識積累的重要手段,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量,對于拓展學生語文課外知識領域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從應付作業(yè)、流于形式、內(nèi)容呆板、缺乏興趣以及評價缺失持續(xù)乏力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小學高年級摘抄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對提升小學高年級摘抄有效性的策略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摘抄;方法;興趣
摘抄作業(yè)對于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拓展課外知識閱讀量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從小學高年級摘抄的實際情況來看,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摘抄發(fā)揮實際作用。宋代文豪蘇軾先生曾經(jīng)說過:“博取而觀,厚積薄發(fā)”,郭沫若先生也曾極力主張:“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因此可以看出,提升小學高年級摘抄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學高年級摘抄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應付作業(yè),流于形式
雖然各個學校為了進一步達到語文課標的實際標準要求,積極開展語文課外知識閱讀活動,組織學生按照語文課堂教學標準進行摘抄,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看,仍舊是形式大于內(nèi)容。這種應付作業(yè)、流于形式的摘抄現(xiàn)狀,很難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甚至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眼里,語文課外知識摘抄就是語文任課教師布置的一項非常麻煩的課后作業(yè),這種單純進行抄抄寫寫的作業(yè)形式,會讓學生覺得不夠酣暢,難以提高對摘抄的實際興趣。
(二)缺少主題,讀寫分離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逐漸普及,各個學校和相關任課教師對于小學高年級摘抄有效性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很多學校的語文任課教師大多都會以鼓勵學生進行大量課外閱讀,同時配合課外語文知識摘抄的教學形式,試圖進一步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這種過于粗放的課外閱讀教學形式,往往由于缺少一定的針對性,難以保證摘抄可以真正發(fā)揮出實際作用,其具體的應用效果也似乎無從得知。
(三)評價缺失,持續(xù)乏力
從傳統(tǒng)的摘抄作業(yè)形式來看,基本上都是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如果發(fā)現(xiàn)好的詞語、好的句子或者是好的描寫段落,就及時地摘抄到本子上。教師在對學生的摘抄作業(yè)進行評價時,往往只是將學生的摘抄作業(yè)進行收繳,然后簡單地給摘抄作業(yè)打個已閱的標志,再下發(fā)給學生,對學生摘抄內(nèi)容質(zhì)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際效果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判斷。正是由于任課教師缺乏有效的摘抄評價手段,才會導致學生摘抄訓練內(nèi)容的缺失,影響摘抄作用的實際作業(yè)效果。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摘抄有效性的措施
(一)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合
語文各個方面的學習項目都需要經(jīng)過持續(xù)的練習,做到鍥而不舍,才能在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將相應的文化知識變?yōu)閷W生自己的東西。對于小學高年級的摘抄來說,想要進一步提升摘抄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能夠?qū)⒄n內(nèi)的語文教學知識點與課外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結合。例如:在語文教材的練習里,常常會安排“誦讀與積累”,在《水滸傳》的“誦讀與積累”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水滸傳》的情節(jié)發(fā)展來摘抄四字詞語,同時選一本課外書,從某個方面去摘抄一串四字詞語,然后通過課內(nèi)的具體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通過消化吸收摘抄內(nèi)容,將積累的摘抄內(nèi)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去了[1]。
(二)評價與激勵相結合
摘抄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標課外閱讀量化和要求的具體標準,對于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和拓展課外文化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將摘抄評價比作醫(yī)生給病人看病治療的過程,為了能夠使學生摘抄讀寫能夠進一步的緊密結合,就需要像醫(yī)生先要了解病情一樣,教師也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批閱評價學生的摘抄記錄,并且及時給予反饋和訓練。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把在課外看到的好文章摘抄下來,利用課堂學到的批注點評方法,讓學生主動談談對摘抄內(nèi)容的理解。讓摘抄不再是“機械”地抄寫,而是讓學生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語文實踐機會,并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進一步把握住語言文字的特點,做到靈活運用[2]。
(三)圖片與文字相結合
提高對摘抄的重視程度,可以有效豐富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語感的實際經(jīng)驗,一旦幫助學生養(yǎng)成摘抄的良好習慣,便可以在幫助學生有效運用語言的基礎上,達到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的語文學習效果,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語文讀寫素養(yǎng)。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小學高年級摘抄的實際作用,可以在摘抄的過程中利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例如:在學習到《長征》這首詩歌時,可以結合教學任務和實際學情,讓學生在摘抄過程中以紅軍長征作為知識背景,配合長征路線圖來深入感受長征精神,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高年級摘抄的有效性對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保證語文教學質(zhì)量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摘抄的實際作用,需要教師在充分認識到有效摘抄重要性的同時,學會將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合、評價與激勵相結合以及圖片與文字相結合。只有教師可以做到時刻關注學情,對學生認真引導,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晴靜.指導學生摘抄也有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80.
[2]周曉燕.從課內(nèi)到課外:小學語文積累詞語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17(24):74-75.
作者簡介:謝國芬(1982.11—),女,就職于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漢族,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