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
[摘 要]寫話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低年級的寫話更是基礎,更要加以重視。從寫話教學的意義、要求以及方法上著重闡述如何讓低年級學生學會寫話,樂于寫話,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將來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寫話;教學;閱讀;作文;樂趣;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28-0093-02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寫話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也是作文教學的基礎。低年級學生喜不喜歡寫,會不會寫,往往影響到中高年級及以后的作文水平。從一句完整的話,到一段有序的話,再到神形兼?zhèn)涞囊黄恼拢且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豐富完善的過程。因此,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不容忽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低年級學段的寫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的認知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學到的詞語,學會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被谏鲜鲆?,根據小學生識字量,生理、心理水平,我認為低年級的寫話要放低要求,鼓勵學生寫,培養(yǎng)學生喜歡寫,心里想什么就寫什么,口里說什么就寫什么,想寫多少就寫多少,任由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表達,不拘形式,只要能把幾句話說完整,表達清楚即可,使學生學會表達,樂于表達。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想寫話,會寫話,樂于寫話呢?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寫話從積累開始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币獙懗鲆黄梦恼?,就必須有豐富的語言材料,豐富的語言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積累。學生提不起寫話的興趣,寫不出話來,歸根到底是缺乏詞匯,平時缺乏積累。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與積累。
首先,從教材中積累。教材中蘊藏著大量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篇,這些內容讓學生熟讀背誦,形成積累,用到自己的寫話中。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讓學生形成積累。大量的詞句訓練,為學生寫話打下基礎。
其次,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知識的積累不僅來自課內,還來自課外。一年級的課文好多都是兒歌、韻文,在學習的同時,教師適當拓展,增加一些和所學內容相關的兒歌或韻文讓學生朗讀、記憶,增加學生的積累。在課外,要讓學生閱讀大量的短小、有意思的,學生喜歡的兒歌、故事或者俗語,以及新課標推薦的美文。從學生學完拼音開始,要求他們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閱讀,堅持不懈。并讓學生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把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課前抽出幾分鐘,讓學生交流自己摘抄的詞語,增加大家詞匯的積累。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閱讀的興趣,還提高了寫話能力。
再次,從動畫片中積累。小學生的思維特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五彩繽紛的動畫很好奇,充滿興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動畫中的資源,運用現(xiàn)代技術,讓學生把動畫里的優(yōu)美詞句,自己高興的地方,傷心、難過的部分……簡單地記錄下來,這也為他們學習寫作積累了素材。
二、寫話從說話開始
說話是寫話的前提,學生要想寫好話,必須先要會說話。因此,低年級一定要加強說話訓練。要讓學生寫出比較具體、通順、生動的話,必須從練習說一句話,一句完整的話,一句通順的話開始,課堂要多給學生說話訓練的機會,學生只有會說了才能寫出來。
一年級剛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時,每課拼音都配有相應的插圖,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練習說話。教學zh、ch、sh、r時,課本相應的插圖是:紅日東升,一頭獅子想吃小猴,猴子的同伴從樹上伸下樹枝來搭救。我這樣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動物?他們在干什么?獅子想要怎樣?猴子怎么做的?結果呢?最后讓學生完整地說說圖意。接著教師再編一首兒歌,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拼音?!耙惠喖t日上山頭,獅子想要吃小猴,樹上同伴有辦法,伸下樹枝來搭救?!蓖ㄟ^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感興趣,學得快,說得好,而且寫起來就比較容易。
再如,教材每個練習中都有“口語交際”一項,旨在訓練學生說話。教師要把握時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一句句地把話說清楚,說完整,再整合起來,最后寫出來。
三、寫話從生活開始
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就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一定要寫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經歷過的事情,如:他們正在玩的游戲、活動,身邊發(fā)生的事,或他們心里想的,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這樣才能“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教師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于學生寫話的素材,激發(fā)他們寫話的熱情。比如,前幾天剛好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我相機引導學生觀察下雪時的情景,雪花的樣子,同學們雪天的活動、心情等等,引導學生先說后寫。平時孩子們課間的游戲,勞技課上的制作,體育課上的競賽,音樂課上的表演,大掃除時的勞動……都可引導他們說一說,寫一寫。通過這些訓練,學生把寫話當作一種需要,一種愛好,寫話水平也就與日俱增了。
四、寫話從模仿開始
模仿是人類從事學習不可少的途徑和方法。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仿照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形成語文的技能。”低年級學生語言積累不豐富,初學寫話時不妨模仿他人作品,從他人作品中學習表達和布局謀篇的方法。我們的語文教材,課文都文質兼美,讓學生模仿練習寫作,學生的興趣及成就感就來了。如,模仿《雨點》一文,學生寫道:“雨點落在花叢中,在花叢中唱歌。 雨點落在草地上,在草地上跳舞。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滑滑梯。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蕩秋千。雨點落在樹林里,在樹林里捉迷藏。” 學完《秋姑娘來了》,學生寫道:“冬姑娘來了,她藏哪兒了?抱抱冷冷的風兒,聞聞梅花的清香。溫暖的太陽,是她美麗的面龐,潔白的雪花,是她漂亮的衣裳。冬姑娘來了,她走遍每一個地方。”這樣,一個個小詩人誕生了。
五、寫話從表揚開始
學生因個體差異,學習能力的不同,寫話水平也不一樣。低年級的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贊,越表揚干勁越大,越表揚寫得越好。因此,教師要善于評價學生的寫話水平,多用鼓勵性、稱贊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標準。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每次寫話中的亮點,如:一個詞、一個標點、一句話……來表揚學生,激發(fā)他們寫話的熱情。寫得好的、有進步的拿來當范文誦讀,和大家交流,共同促進,讓每個孩子體驗到寫話的樂趣及成就感。當然,這個表揚不僅是老師,還有家長和同學的稱贊。千萬不能總是批評,在孩子的“寫話之旅”剛剛開始時就一棍子打死,讓他們失去寫話的勇氣和熱情。
總之,要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讓學生享受寫話的樂趣,學會寫話,教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切入點,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想出各種辦法,讓學生不斷練習,這樣,學生的寫話能力才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朱青翠.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0(1).
[2] 王智敏.小學低年級“快樂寫話”教學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1(5).
[3] 周海鷹.讓童心放飛——淺談低年級寫話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