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京
摘要:由于EPC模式下,總承包商承擔了項目的大部分風險,加之工程總承包企業(yè)自身項目管理經驗不足和索賠意識的薄弱等,出現了一系列嚴重虧損的案例。因此,總承包企業(yè)要充分意識到EPC模式下索賠的特殊性,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對業(yè)主原因引起的索賠機會進行歸類,明確索賠機會分析的切入點。其次通過對施工延誤、驗收延誤、支付延誤三種情境具體分析,明確不同情境下承包商的索賠機會。通過對EPC模式下索賠機會進行研究,不僅為工作者提供參考,也進一步充實了現有的理論研究。
Abstract: Due to the EPC model, the general contractor bears most of the risks of the project, and the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enterprise has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weak claims, and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serious losses. Therefore,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enterpris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laim under the EPC mode.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first classifies the claim opportunities caused by the owner's reasons and clarifies the entry point of the claim opportunity analysis. Secondly, throug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ree scenarios of construction delay, acceptance delay and payment delay, the contractor's claim opportunit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clarified. By studying the claims opportunities under the EPC model, it not onl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workers, but also further enriches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關鍵詞:EPC總承包;施工延誤;驗收延誤;付款延誤;索賠機會
Key words: EPC general contracting;construction delay;acceptance delay;payment delay;claim opportunity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3-0053-02
0 引言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實施和PPP項目的推廣,集成化發(fā)承包模式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這也意味著建筑企業(yè)的管理思維受到嚴重挑戰(zhàn),應由傳統的“向成本要效益”的戰(zhàn)略思維轉為“向項目管理要效益”。而索賠作為項目風險補償機制的重要路徑,也應更加重視。由于國際 EPC/交鑰匙合同中的規(guī)定對承包商越來越嚴格,以致造成承包商承擔的風險過大,索賠更加困難[1]。孟憲海[2]等分析了EPC模式下業(yè)主所面對的風險,并提出了應對策略。張水波等[3]從工作范圍不明、設計優(yōu)化、地質原因等索賠事件的角度研究索賠,并未對索賠事件進行梳理。耿德全等[4]分析了EPC模式下總承包商的索賠現狀,列出了承包商可索賠的合同條款,但并未展開詳細討論。孫礦生[5]以內蒙古煤化工項目為例,列出承包商應著重從哪些項目文件中尋找變更和索賠機會。雖然有學者對承包商索賠機會進行分析,但是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并且僅僅簡要分析了索賠機會引起的原因,沒有就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有鑒于此,本研究通過深入研究EPC模式下業(yè)主行為引起的風險,并將業(yè)主行為進一步細化,具體包括業(yè)主影響施工、業(yè)主驗收延誤、業(yè)主支付延誤三個方面。通過深入分析,幫助承包商把握和識別索賠機會,在交易過程中能更好地保障己方的利益。
1 施工延誤引起的索賠
1.1 業(yè)主延遲開工
1.1.1 業(yè)主未按期下達開工通知
業(yè)主未能按期取得施工許可證、拆遷工作未按期完成、合同約定的款項尚未到位、經營需要等都可能引起延遲開工的后果。合同簽訂后,總承包商一般會根據合同約定的計劃開工日期準備開工所需的人員、機械設備、材料及其他開工條件,如果超過計劃開工日期遲遲不能開工的,極有可能打亂總承包商的施工安排,總承包商無法按照合同計劃組織生產,甚至導致合同訂立時依據的前提條件和客觀環(huán)境、市場條件發(fā)生變化,給總承包商造成損失,例如由于業(yè)主延遲下達開工通知從而導致總承包商被迫在雨季施工給總承包商帶來額外損失。因此,如果業(yè)主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允許承包商開工而導致了承包商的損失,承包商是有權索賠的。
1.1.2 業(yè)主未及時提供現場
施工現場應包括工程施工場地及為保證正常施工的其他場地,它是承包商進場施工的前提條件,有助于承包商合理完成施工組織設計,也是承包商按計劃完成施工任務的重要保證。如果由于業(yè)主違約未按合同約定時間提供適當的施工場地或拖延提供,致使開工日期拖延和遭受到設備、人員閑置、保函延期、占用資金利息和物價上漲等因素而帶來的額外費用,總承包商可能向業(yè)主提出工期和費用索賠并加合理的利潤。
另外,承包商對現場可能沒有專用權,即其他承包商也可以使用。在此情況下,EPC承包商應要求業(yè)主澄清其他承包商的項目工作計劃,以便做出相應安排。如果合同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則應認為,即使允許其他人員使用現場,他們的使用也不能對EPC承包商的工作構成影響,否則,業(yè)主應承擔相應責任。然而,FIDIC合同中為了促使各方合作,合同中將“合作”規(guī)定為承包商的義務,因此,有些業(yè)主在合同中明確表示EPC承包商應與現場可能同時工作的其他承包商保持合作與協作,業(yè)主不承擔相互干擾帶來的后果。但承包商應該注意,如果此項合作內容沒有體現在EPC承包商的工作范圍或合同義務內,則承包商應掌握好證據,就此類合作給EPC承包商帶來的損失向業(yè)主提出索賠。
1.2 業(yè)主暫停施工
EPC模式下業(yè)主有暫停施工的權利。業(yè)主應通知承包商暫停的原因,如暫停的原因是由承包商的責任引起的,承包商無權進行索賠。反之,總承包商按照業(yè)主的指示暫停施工,一旦遭受損失,承包商有權進行索賠。
對于暫停施工期間,承包商有義務保護好工程,避免損失,如因己方的過失導致暫停期間發(fā)生費用損失,則由承包商自己承擔。因此,承包商應注意在此期間的行為,履行好自己的義務,這是索賠成功的前提條件。如果非承包商原因引起的暫停施工,承包商的費用索賠是核心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①暫停施工引起的現場人員及設備的窩工損失。在停工期間,現場人員以及設備和人員處于閑置狀態(tài),因此,業(yè)主不會按正常工作時間支付費用。在實踐中,有些業(yè)主為了避免糾紛發(fā)生,在合同初始談判期間商定補償標準。
②暫停施工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如果暫停施工時間太長,業(yè)主既不同意復工也不接受合理條件下的補償要求,總承包商可以根據FIDIC銀皮書第16.2款[由承包商終止]的規(guī)定自行救濟,發(fā)出終止合同的通知,終止合同時的付款應包括合理的利潤。
業(yè)主暫停施工后,在暫停施工的原因消滅時,業(yè)主或其代表、總承包商一般會共同協商復工的條件,并在復工條件達成后由業(yè)主發(fā)出復工的指示。根據FIDIC銀皮書8.9款[暫停的后果]規(guī)定,如果復工遭到延誤或招致費用增加,業(yè)主也要為因其原因導致的無法按時復工給予竣工期的延長的費用增加的合同價格調整。
2 驗收延誤引起的索賠
2.1 業(yè)主檢驗延誤
設備材料驗收與工藝檢驗作為業(yè)主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如果因為業(yè)主檢驗延誤,對承包商進度造成影響,那么承包商有權進行索賠。在施工過程中,業(yè)主有權對材料和工藝進行檢查、檢驗,并對生產進度進行檢查。如果業(yè)主未按合同規(guī)定的程序及時驗收,并引起了關鍵線路上工序的驗收拖延,而業(yè)主又不允許總承包商自行進行檢驗,這將造成總承包商的停工和工程整體進度的拖延。總承包商可以根據延誤情況進行索賠。
2.2 業(yè)主竣工檢驗延誤
在FIDIC合同中,竣工驗收分為竣工檢驗和業(yè)主接收兩個環(huán)節(jié)[6]。本小節(jié)僅討論竣工檢驗環(huán)節(jié)引起的延誤問題。當工程具備竣工驗收條件后,應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程序完成竣工驗收??⒐z驗的目的就是保證工程實體已經按合同約定的目標完成并隨時可以投入使用。FIDIC銀皮書在[承包商的義務]中規(guī)定了承包商有義務提前通知業(yè)主每一項竣工試驗的日期。如果承包商已經按規(guī)定履行己方的義務,而業(yè)主由于自己的行為不當引起了竣工試驗延誤,自承包商準備好開始進行竣工檢驗的前一天之后的14天內仍不能進行檢驗,則總承包有權利自行進行竣工試驗,同時有權索賠工期、費用及合理利潤??⒐ぴ囼灲Y束后,檢驗項目通過了試驗,則總承包商有義務向業(yè)主提供一份經證實的試驗結果的報告。
3 支付延誤引起的索賠
支付是業(yè)主的一項核心義務。業(yè)主不但有義務支付整個合同價款,包括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因變更等原因而增加的各類調整款項,而且還必須按規(guī)定的時間與方式來支付。通常情況業(yè)主支付的工程款分為三大類:預付款、期中付款、最終結清款,并規(guī)定了各種款項的付款時間安排,FIDIC銀皮書中關于工程款項的規(guī)定如表1所示。
業(yè)主拖延支付工程款項是國際工程EPC項目總承包商索賠的一個重要原因,無論采用何種付款形式,若業(yè)主延遲支付,給總承包商帶來資金壓力與融資損失,總承包商有權向業(yè)主提出索賠請求。對到期未支付的價款,業(yè)主應向承包商支付一定的融資費用,包括利息和各類手續(xù)費。利息的收取一般按約定的商業(yè)銀行短期貸款利率再加上一個固定值。如果因合同規(guī)定支付的工程款拖延支付,承包商有權降低施工速度或暫停施工,若引起關鍵工序工作延長,則可以要求延長工期。如果因合同規(guī)定支付的工程款拖延時間很長,已經超過承包商的承受范圍,承包商有權提出終止合同,同時不應影響其根據合同或其他規(guī)定所享有的其他任何權利。
4 總結
在EPC模式下,即使合同規(guī)定的很苛刻,但如果業(yè)主違反其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承包商就有獲得索賠的權利。因此,承包商在面對索賠事件時,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對合同條款要熟記于心,現場資料妥善管理,保留好索賠相關證據也是很重要的。但同時注意,承包商在保障自己的權益時,要不斷關注業(yè)主的需求和體驗,應與業(yè)主形成協同的關系模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項目績效。
參考文獻:
[1]張水波,楊正,李豫紅.國際EPC交鑰匙合同中業(yè)主方的義務[J].國際經濟合作,2009(12):74-77.
[2]孟憲海,趙啟.EPC模式下業(yè)主和承包商的風險分擔與應對[J].國際經濟合作,2004(12):45-46.
[3]張水波,汪輝輝,何伯森.EPC總承包工程項目的爭端與索賠[J].國際經濟合作,2006(2):36-38.
[4]耿德全.基于EPC模式承包商的索賠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12):242-243.
[5]孫礦生.EPC合同模式下的變更和索賠管理[J].煤炭工程,2013,45(12):139-141.
[6]周鳳清.竣工驗收在國內工程合同與FIDIC合同中的沖突及對策[C]//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