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群
摘 要:為了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中關注學生發(fā)展、重視以學定教的理念,新型教學模式層出不窮。而新教改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擯棄以往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核心的陳舊觀念,從而逐步走向創(chuàng)新、開放、互動的新型模式。應運而生的學案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較,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對學案式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學案式教學;初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通常都是由教師根據(jù)教案對知識進行傳授,久而久之,學生適應了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模式,這就形成了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現(xiàn)象。而學案式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擯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核心的陳舊觀念,并且更加注重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問題、獨立思考并探究解決問題,意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一、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編寫文案,充分做好教學準備
在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學案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且編寫相應文案。文案編寫過程中應明確學習內(nèi)容、學習目標等。以“等腰三角形識別”的課程為例,教師應以牢記“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探索“等腰三角形識別方法”為目標進行授課,高質(zhì)量的文案是確保課程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部分。就文案內(nèi)容而言,可采取新舊知識穿插融合的方式,供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點的過程中,鞏固已學內(nèi)容。就文案形式而言,可提供概念填空、答案選擇等模式[1]。
(二)下發(fā)文案,引導學生自學
為給學生以充足時間對文案進行熟悉和探索,教師應在課前預先下發(fā)文案,供學生參考,引導學生進行自學。除此之外,可按照某種規(guī)則,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配,且擇優(yōu)選出負責人,在自學過程中對紀律等進行管理。在正式授課前,需花費大約五分鐘時間對課程所學內(nèi)容以及學習方式等進行簡單闡述,可盡量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設施,使學生更直觀地明確學習模式。
(三)組內(nèi)討論
學生自行討論階段是學案式教學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該過程是實現(xiàn)學生真正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的重要過程。尤其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更為重視。因為從初中數(shù)學開始,學生的認知就要從圖像化轉為邏輯化,數(shù)學知識更加晦澀難懂,若不建立有效教學模式,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同時,因初中數(shù)學教學更加注重邏輯性,教學氛圍較為嚴謹,難免缺乏趣味性。且教師授課過程中,很多抽象化知識無法用言語清晰表達,學生若可自行體會明白,效果更佳。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可確保學生的主體性,每個人都可發(fā)表自身的觀點,針對個體差異性,形成個性化發(fā)展[2]。
(四)收集反饋信息,進行難點講解
組內(nèi)討論結束后,應以每組為單位制作一份反饋表,反饋內(nèi)容可包括已吸收知識部分和尚未理解知識部分,組內(nèi)各成員可各抒己見,共同完成制作。這一過程中,需學生保持高度合作觀念,求同存異,相互配合。教師得到各組反饋信息后,應對其進行相應的整理歸納,并給予學生反饋講解。教師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過程中,可結合例題,將學生的一些難點信息融入例題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明確地吸收和掌握知識點,且印象更加深刻[3]。
(五)進行相應檢測
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套相應的檢測題,以此檢測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觀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因通常情況下,各類隱藏問題都會在檢測的過程中暴露出來,例如知識點理解偏差,或存在一些未涉及的盲點,檢測結束后,教師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并且進行講解分析。除此之外,因個體存在差異性,教師還應因材施教,如可對個別學生進行特定知識點的重新講解及進一步拓展等。完成答疑解惑這一步驟后,整個課程的傳授才算最終完成,這是一個完整體系,缺一不可。
二、學案式教學法帶來的益處
此類學案式教學模式可帶來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提高教學水平,改善師生關系以及活躍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提升了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雖不可將好奇心與學習動力完全畫上等號,但可以說其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推力。擁有好奇心后,學生會自主地對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鉆研探索,形成樂于觀察、善于觀察、勤于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培育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生除了需要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還應對某一具體問題展開發(fā)散性的思維分析,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單位換算等知識點融合運用,不拘泥于基礎知識,進一步開拓創(chuàng)新。
(三)樹立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如果長時間處于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下,學生在面臨數(shù)學上的各種難題時,自然而然會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學案式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重大成果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改善教學模式,以求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滿足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要求師生間相互配合,共同完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趙善福.導學案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4(35):27.
[2]楊兆忠.關于習題課的“謀劃”:談學案式教學法在數(shù)學習題課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34):53.
[3]李智玲.“學案式”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