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00陽泉市口腔醫(yī)院修復科
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和老年人口的越來越多,需要進行全口義齒修復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在當前的人們生活水平和醫(yī)療技術條件下,患者對于全口義齒修復效果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傳統(tǒng)的修復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要求。為了改善臨床全口義齒的修復效果,本文對2017年2月-2018年2月76例需要進行全口義齒修復的患者分別實施傳統(tǒng)修復和自凝樹脂暫基托全口義齒修復,現(xiàn)對其效果進行簡要的探究和分析。
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需要進行全口義齒修復的患者76例,將其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53~76歲,平均(63.64±4.73)歲。觀察組男27例,女11例;年齡54~78歲,平均(64.86±5.09)歲。本試驗研究均經(jīng)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之間性別、年齡等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開口式二次印模下全口義齒修復,采用蠟基托頜位關系記錄方法完成全口義齒制作。具體操作:首先口內初步試戴暫基托,觀察基托吸附情況及伸展范圍,以戴入后牽拉唇和口角不脫落為基準;戴入口內初步固位;在暫基托上做蠟頜堤,首先要確定垂直距離,然后用后牙咬合法記錄頜位關系,在頜堤上描記中線、口角線、磨牙區(qū)進行垂直畫線;分別取出上下頜暫基托,將布托盤黏接劑涂在暫基托組織面,將硅橡膠輕體硬膜材料均勻平鋪到暫基托組織面上,引入口內做正中咬合,頜位的記錄如上所述;取閉口試印模,讓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咬合,然后輔助做肌功能的修整,等硅橡膠印模材料完全凝固后取出上下頜,然后采用硬石膏灌注最終模型;石膏初凝后,進行上下頜模型和咬合關系的對位和固定,完成頜架轉移。②觀察組患者實施自凝樹脂暫基托全口義齒修復,具體操作:選擇大小合適的無牙頜托盤,用藻酸鹽印模材料進行初次印模,用普通石膏管制初用模型,然后畫出邊緣線和系帶緩沖位置,并用紅蠟填補石膏模型倒凹,在上頜硬區(qū)、下頜隆突處涂上一層薄蠟緩沖,用蠟填平上頜腭皺襞,在初模型上涂上分離劑,取適量調好的自凝樹脂按壓在初模型上形成基托,基托厚度大約0.5~1 mm,范圍略大于邊緣線;邊緣稍微增厚便于打磨,并能增強基托邊緣封閉,將多余樹脂用蠟刀刮除,當自凝樹脂完全凝固后,取下暫基托邊緣,并打磨到邊緣線位置[1]。然后對兩組患者實施輔助排牙和試戴,兩組患者完成初步的暫基托固定后,24 h后可以在暫基托上排牙,排牙前應先取出模型和暫基托之間的硅橡膠印模;試戴時取下暫基托直接實施試戴;試戴完畢,連同暫基托在頜架上做最終的蠟形,反包法包埋,常規(guī)除蠟和熱處理,完成全口義齒制作。
觀察指標: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全口義齒修復成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①非常滿意:患者的咀嚼功能完全恢復,義齒穩(wěn)定,具有很強的吸附力,無進食脫落發(fā)生,壓痛調改次數(shù)<2次;②基本滿意:患者咀嚼功能基本恢復,義齒相對穩(wěn)定,有一定吸附力,偶爾發(fā)生進食脫落,牙痛調改的次數(shù)2~4次;③不滿意:義齒不穩(wěn)定,吸附力差,進食時脫落,壓痛調改次數(shù)>4次[2]。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兩組患者的義齒修復成功率: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義齒修復成功率分別為97.37%和81.58%,經(jīng)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患者修復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為71.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217,P<0.05),見表1。
對于自凝樹脂暫基托在全口義齒修復當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義齒修復成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同類研究當中96%的滿意度和98%的修復成功率基本一致[3]。
總之,采用自凝樹脂暫基托進行全口義齒的修復能夠顯著提高全口義齒的咀嚼能力、穩(wěn)定性、吸附力等方面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