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華
【摘 要】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對接受治療的7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資料,并對其歸納和總結,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各35例。結果:從本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及早期康復護理中,觀察組35例中17例臨床治愈,15例臨床好轉,1例轉院,2例自動出院。對照組35例中6例臨床治愈,11例臨床好轉,8例轉院,10例自動出院。結論:早期的康復護理在患有急性腦梗塞的病人中,語言,運動和其他功能恢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7-03--01
在急性腦梗死的早期階段,急性腦梗死的轉院率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顯著下降,和傷殘率顯著增加。國內(nèi)學者認為,在發(fā)病后,應盡早進行功能康復訓練,以促進功能恢復,最大限度地減少殘疾。[1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和缺氧引起的缺血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約60% -80%的幸存者將遭受運動和認知障礙。早期康復訓練可促進側支循環(huán)式軸突突觸聯(lián)系的建立[2],改善神經(jīng)功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F(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35例,女13例,男22例;年齡34~87歲,平均(67.9±7.3)歲;發(fā)病時間2~10d,平均(4.6±1.7)d,均符合2008年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并通過頭顱CT或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病灶位于一側大腦半球。偏癱23例,患側肢體肌力0~4級;意識障礙7例,GCS評分≥9分;心理障礙21例,主要表現(xiàn)為抑郁、悲觀、焦慮等;認知障礙18例,主要是記憶喪失和注意力不集中。給予早期康復治療,時間為4周。
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神經(jīng)內(nèi)科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早期康復訓練護理48h至7d后,生命體征穩(wěn)定,神經(jīng)體征不再進展。護理步驟如下:①肢位擺放:仰臥時,肘部和手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和膝蓋微微彎曲,防止足下垂;在伸展的位置上,肘部外側的位置,肘部伸直,掌心向健康的一側,彎曲的腿彎曲,膝蓋伸展,90度彎曲,保持臀部彎曲,彎曲的橫向位置;患者不應過度,手可以放置在90度的枕頭上,手可以放在胸部或身體上,健康的四肢屈伸,伸展或彎曲的肢體是臺階狀的,一般都盡量減少褥瘡的風險;②運動訓練:在早期的被動訓練初期,幫助患者對側肢體活動,對患側,包括肩,肘,手指,髖,膝,踝關節(jié)屈伸及舉重活動。關節(jié)屈伸應充分,如前臂外旋,腕關節(jié),手關節(jié),手掌外展,達到生理活動范圍。被動到主動逐漸變化后,根據(jù)患者肢體功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康復訓練,如床位移動,橋梁移動等。③坐、站立行走訓練:患者病情穩(wěn)定,在坐的位置可以訓練,提高床前30°頭,逐漸增加到80°和床上用品,靠墊,讓患者能夠安全坐立;站立訓練首先幫助病人使用支撐站起來,然后向前傾斜時,站起來,然后伸直軀干,將雙腿,先健側,然后一邊,輪流支持重量。當患者能夠站立并保持體位平衡后,可以開始動作,原地抬起第一步,然后移至身體重心一側,護士輔助四肢膝關節(jié)支撐重力,健肢完成行走周期后,練習直至獨立行走;④言語訓練:給病人的名字和記憶訓練。重復數(shù)字,單詞和短句。讓病人聽通俗名的前半部分,做出句子的前半部分,讓他練習一下簡單的圖片閱讀。讓患者記下親屬和同事的姓名,地址和事件,以幫助恢復記憶和語言表達;⑥心理康復:不利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主動性的康復,從而影響病人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因此,及時的心理康復治療腦梗塞的病人。這組患者21例悲觀、抑郁情緒,耐心傾聽病人的投訴,分析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請和更多的家庭成員,所以病人消除負面情緒,改善精神狀態(tài),鼓勵患者進行身體功能訓練,任何微小的進步是肯定和贊揚,并盡可能為病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訓練和生活空間,允許的情況下,不時組織患者進行一些休閑活動,所以病人盡快適應變化帶來的疾病。
通過心理康復護理,對21例患有心理失調(diào)的病人的心理狀況有顯著改善,積極配合日常生活的康復訓練,如步態(tài)訓練、精細協(xié)調(diào)訓練、指導病人練習保持、刷牙、洗臉、發(fā)發(fā)型、穿衣服、臥床等。穿戴者佩帶身體麻痹的一側,穿戴好健康側后,先脫開后外側,同側患者可先用拐杖走路,室內(nèi)活動,并做些簡單的家務。在訓練中,人們必須被照顧。當病人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時,他可以逐漸擺脫他的助手。
3 結果
從本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及早期康復護理中,觀察組35例中17例臨床治愈,15例臨床好轉,1例轉院,2例自動出院。對照組35例中6例臨床治愈,11例臨床好轉,8例轉院,10例自動出院。
4 討論
腦梗死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病2周內(nèi),急性腦梗死康復治療將有助于促進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的恢復。研究表明,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應在早期恢復,早期康復,無論是在7d內(nèi)還是在2周內(nèi),都優(yōu)于那些未恢復運動功能的患者,改善日常生活水平,減少神經(jīng)缺損的程度是理想的[3]。在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神經(jīng)病學體征不再進展后48h~7d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護理,1個月后評定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降低,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但也不能忽視基礎護理、心理護理以及藥物治療的作用,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幾者有機協(xié)調(diào)的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的促進患者的康復。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有很大的影響,值得推廣。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和醫(yī)療的作用。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同時有機協(xié)調(diào)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病人的康復。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有及其重要的影響,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周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6(6):682-684.
俞明輝.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5(4):16-17.
鄭燕紅.腦卒中偏癱的康復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15(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