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維
【摘 要】目的:分析中藥熏洗治療肛周濕疹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間所收治肛周濕疹患者100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2 周為一個療程;研究組采用中藥熏洗治療,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患者的疹癢程度和皮損面積,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研究組治愈43例,顯效6例,無效1例,痊愈率86%,有效率為98%,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熏洗治療肛周濕疹療效顯著,復發(fā)率大大降低,安全可靠,該方法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肛周濕疹;中藥熏洗;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7-03--02
肛周濕疹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非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好發(fā)于肛門及肛周皮膚,多呈對稱分布且伴隨疹癢,復發(fā)率很高[1]。本文回顧我院2016年至2017年期間所收治的100例肛周濕疹患者,分別施以中藥熏洗治療及西醫(yī)治療,然后觀察并比較兩種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肛周濕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已確診,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2 周為一個療程;研究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為(41.6±2.3)歲。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為(42.8±2.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施以中藥熏洗治療,藥劑組成包括:苦參與白鮮皮各30g、蛇床子、黃柏、蒼術、土茯苓及地膚子各20g、防風與川椒各15g、明礬10g,加清水2500ml,然后浸泡30min,最后文火煎熬30min。每日熏洗一次, 15~20min,連續(xù)使用兩周(一個療程)。對照組患者運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軟膏藥物,在患處涂抹,每次劑量2g,每天擦藥2次。治療期間注意衛(wèi)生,生活規(guī)律,合理飲食,忌食辛、辣等發(fā)物。患處忌用力撓抓或用熱水芳香。
1.3 療效觀察 根據(jù)中醫(yī)肛腸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痊愈:治療1個療程以后,患者的肛門及其肛周皮膚均沒有潮濕瘙癢等癥狀,且皮疹也徹底消失。有效:治療1個療程以后,患者的肛門及其肛周皮膚的損傷面積不足40%,且瘙癢癥狀也基本消退。無 效:肛門及肛周原患處沒有明顯的皮疹減輕現(xiàn)象,仍然持續(xù)性出現(xiàn)皮膚瘙癢癥狀。復發(fā):肛門及肛周原患處癥狀不僅沒有明顯的改善,反而皮疹現(xiàn)象和瘙癢癥狀更加嚴重。
1.4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運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此次研究所觀察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均值±方差表示,并予以t檢驗,而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予以X2檢驗,若結果有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一個療程以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如表 1所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有43例患者痊愈,有6例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控制,有1例患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改善,痊愈率86%,有效率為98%;對照組有23例患者痊愈,有11例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控制,有16例患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改善,痊愈率46%,有效率為68%。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得出結論,研究組患者治療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3 討論
肛周濕疹為肛腸科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屬于非傳染性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疾病,痔瘡、肛裂以及肛隱窩炎等均會引發(fā)肛周濕疹。其癥狀以肛門及其肛周皮膚為主,而較為 嚴重的可能會蔓延到臀部及陰囊等部位,并以紅斑、脫屑、局部紅疹以及糜爛等為主要特征。其主要特點為病程長,肛門周圍皮膚呈灰白或暗紅,且干燥粗糙,并伴有瘙癢癥狀,反復率極高。中藥熏洗治療是以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3]作為指導依據(jù)的,中醫(yī)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是“血虛夾風”和“濕熱下注”,而治療的基本原則清熱、疏風、利濕、止癢。其中,蛇床子和蒼術藥性辛溫,擅長祛風和燥濕。地膚子和白鮮皮的藥性苦寒,其功效表現(xiàn)為清熱、解毒、燥濕及止癢等;黃柏與苦參的藥性苦寒,其主要功效是清熱和利濕;土茯苓和防風主治祛濕和消腫。川椒為辛熱之品,其主要的功效是除濕殺蟲,而明礬則具有解毒殺蟲和燥濕止癢的功效。上述中藥的合用具有清熱利濕疏風、止癢祛風以及滋陰養(yǎng)血之功效。
將中藥方劑文火煎熬30min后,可借助藥氣熏灼患者的患處,然后將患部浸浴其中進行治療。中藥熏洗治療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藥理作用。其一,舒經(jīng)止痛及殺蟲止癢,首先,經(jīng)中藥熏洗治療有助于加快組織血液以及淋巴液的回流,并能促進患處皮膚疼痛腫脹消除,有助于緩解傷口的疼痛;其次,經(jīng)熏洗治療有助于促進患處皮膚血管的擴張,改善汗腺相應分泌功能,并促進患處組織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助于有害物質(zhì)的排出。其二,“解毒消腫,疏通奏理”,經(jīng)中藥熏洗治療能夠提升患處白細胞相應吞噬能力,從而有利于肛周皮膚其炎性物質(zhì)的滲出,起到消腫與解毒的功效。其三,“清熱解毒,生肌收口”,其不但能對患處進行清潔與消毒,同時又可以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yǎng)狀況,從而促進了患處肉芽組織的生長能力,加速了局部破膿或者破潰傷口處的愈合。其四,“舒經(jīng)活絡,行氣止痛”[4]。
綜上所述,通過中藥熏洗治療,藥物可以通過皮膚、毛竅等深入到腠理,以改善局部的病變,從而起到清熱、祛風、祛濕、以及止癢的目的。此次研究結果表明,中藥熏洗對于肛周濕疹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因而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ZY/T001.7-94中醫(yī)肛腸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 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16(10):132-134.
張永剛,谷云飛.中藥熏洗療法在肛腸疾病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16(12):1676-1677.
劉安樂, 胡亞琴, 霍國榮. 中藥熏洗治療肛周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 健康之路, 2016,12(8):228-229.
黃國軍. 中藥熏洗治療肛周濕疹90例[J]. 當代醫(yī)學, 2014,20(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