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承玲,吳玉梅*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血液科,江蘇 揚州 225001)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廣泛的皮膚黏膜出血,也可出現危及生命的內臟出血。而ITP的治療對護理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配合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1],可以減少和控制出血。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人性化健康教育在ITP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式與效果,為ITP提供高質量的護理,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治療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6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34例。在對照組中,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齡12—79歲;平均年齡(55.23±3.25)歲。觀察組中,男性11例;女性23例。年齡19—80歲;平均年齡(55.56±3.32)歲。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上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1.2.1 全面評估患者病情
全面評估患者出血癥狀、血小板計數、生命體征、自理能力、文化程度、職業(yè)、心理狀況,通過與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與身心需求,為患者制定切實可行性個性化護理計劃,達到人性化護理目標。
1.2.2 采用多樣化方式進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形式多樣化,如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指導監(jiān)測血小板計數的方法、開設血小板減少健康教育專欄、開展專題性講座、進行一對一指導,部分患者可通過建立微信群交流等方式,讓患者的多渠道獲得疾病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率。其次,在教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患者年齡、性別、、職業(yè)、心理狀況、文化差異,選擇患者能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進行教育,讓患者主動學習疾病知識,從而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以減少和控制出血。
1.2.3 將人性化健康教育貫穿護理全過程。
1.2.3.1 入院時健康教育
入院時在介紹完住院環(huán)境后,介紹疾病有相關知識,預防和控制出血的方法。關注患者衣食住行、睡眠以及心理狀態(tài)。穿棉質寬松柔軟內衣,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飲食禁粗硬帶刺帶骨的溫涼食物;注意休息,減少活動;臥床休息時拉起床擋,預防墜床。
1.2.3.2 住院期間健康教育
對危急重患者或外周血小板<10×109/L時,告知輸注血小板、大劑量甲潑尼龍、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的意義和配合方法,督促絕對臥床休息。
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指導:在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皮膚粘膜出血、大小便、血常規(guī)、骨髓常規(guī)同時有機地將人性化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到住院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糖皮質激素是治療ITP的首選藥,必須按醫(yī)囑、按時、按療程用藥,尤其是年輕女性,怕影響容貌和體形,會擅自減量或停藥,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強調使用糖皮質激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骨髓穿刺術的健康教育:幾乎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行骨髓穿刺,術前做好解釋,說明檢查的目的、意義、操作過程及配合的方法;術后協助壓迫穿刺點直至無滲血為止,保護穿刺點,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劇烈活動。
1.2.4 出院后延續(xù)健康教育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會反復出血,出院后延續(xù)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出院后健康教育包括何時復診,緊急情況下的求助方式,用藥指導、日常飲食、休息活動等內容。為患者發(fā)放愛心卡,定期回訪患者,掌握患者出院后情況。
評價與比較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對藥物知識的知曉率、飲食合理性以及按時復查率。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的標準差,用t進行檢驗,X2進行計數資料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對藥物知識的知曉率、飲食合理性以及按時復查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遵醫(yī)依從性比較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廣泛的皮膚黏膜出血,也可出現危及生命的內臟出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血癥狀一般與其血小板計數有關,當外周血小板<10×109/L時,可并發(fā)嚴重的出血癥狀,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導致死亡。所以,在對血小板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采用有效的護理方式,促使患者疾病恢復。人性化護理屬于一種有助護理模式,其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4]。人性化健康護理有計劃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血小板減少相關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強度,提升患者疾病治療的信心。人性化健康教育護理還關注患者之間的文化程度與理解差異,促使各個層次的患者均掌握血小板減少相關知識,預防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使患者依從率提升[5]。
健康教育盡量選擇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語言,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互動,不斷確認教育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對藥物知識的知曉率、飲食合理性以及按時復查率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對血小板減少患者進行人性化健康教育護理,其有助于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掌握相關藥物知識以及合理飲食知識,定期到醫(yī)院復查,這種人性化健康教育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