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群英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中明確提出:“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jié)論?!薄胺沁B續(xù)性文本”是近年來繼記敘文、說明文、古現(xiàn)代詩歌幾種文體后又一新型閱讀材料,是2011年版課程標準的新亮點。
所謂“非連續(xù)性文本”,是相對于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xù)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tǒng)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xiàn)。當今的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非???,學會從非連續(xù)性文本中獲取、加工、處理、評價信息,并得出有意義的結(jié)論,是現(xiàn)代公民應具備的閱讀能力。
那么如何進行“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命題呢?筆者嘗試著將命題權利下放給學生,實現(xiàn)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命題自主化,以下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探索與實踐,談談幾點體會。
一、社會熱點,我關注
非連續(xù)性文本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將各種社會熱點濃縮于“袖珍版”的圖文結(jié)合材料里。學生要展開“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命題,首先要對政治時事、社會焦點、生活資訊、新聞人物等方面有所了解,才能保證命題中的材料是最新、最有價值的,這就促使學生需要每天翻閱報紙、觀看新聞,時時掌握每天的新鮮訊息。長此以往,學生非但能養(yǎng)成定點觀聞新聞報道的習慣,還能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開拓自己的眼界,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在我嘗試著將非連續(xù)性文本命題自主權還給學生的過程中,我班陳祺愷同學曾選文及命題如下:
廈門會晤
(一)
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在廈門舉行。此次會晤囊括了全球最大的五個新興市場國家。“金磚五國”(BRICS)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五國”。會晤主題及會標的主圖案于近日公布,體現(xiàn)了舉辦地廈門的海洋文化特色。
主圖標既是鼓滿的風帆,也是旋轉(zhuǎn)的地球,五種顏色代表著金磚五國。會標圖形既同“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的會晤主題相呼應,也體現(xiàn)了舉辦地廈門的海洋文化特色。圖案下方嵌入金磚國家英文名稱“BRICS”、年份“2017”、中國英文名稱“CHINA”和紅色中國印。
(二)會議安排
根據(jù)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2017年金磚國家合作全年會議安排》顯示,廈門將舉行以下這些會議或活動:
(三)2017金磚會議廈門放假安排
暫未公布。
按照慣例,每次峰會期間,當?shù)爻鞘卸紩偶?。比如北京APEC期間,調(diào)休6天。上個月杭州在舉辦G20峰會時,調(diào)休7天。而且周邊省市一些旅游景點免費給杭州市民玩。
明年9月,廈門是不是也會放個3天或是7天的“金磚假”,好值得期待啊。雖然還要到2017年9月,但廈門人還是可以早點規(guī)劃規(guī)劃,找個地方度假去。
(1)本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多選)
A、列數(shù)字 B、下定義 C、舉例子 D、打比方 E、作比較
(2)“此次會晤囊括了全球最大的五個新興市場”是指哪幾個?( )
A、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 B、日本、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
C、、美國、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
(3)有哪些會議或活動在9月開展( )(多選)
1、領導人會晤 2、海關工作組 3、協(xié)調(diào)人會議 4工商理事會會議
5、文化節(jié) 6、工商論壇
(4)在說明2017金磚會議廈門放假安排時文章舉了哪些例子,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了很多說明方法,說說這么寫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許如此命題仍有些稚嫩,但是筆者卻窺見了幾個可喜之處:“廈門會晤”對于2017年的鷺島是最熱的話題,學生能關注這個舉城同歡的焦點,說明其有著強烈的時事敏感度。另外,有了主要話題,便要搜集相關材料,而并不是查找的所有文字或者圖片資料都適合放置于閱讀材料中。面對紛雜的材料,需要命題者思考斟酌該怎樣去蕪存菁,而筆者欣喜地看到這篇閱讀材料中巧妙地串聯(lián)了有關“廈門會晤”的參與國、會議安排等圖片、文字信息,看來命題自主化在無形中既讓學生更加了解關于這個熱點話題的各方面資訊,又幫助學生提高了閱讀所需培養(yǎng)的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人物焦點,我清楚
由于筆者與學生有一定的年齡差距,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而言,其興趣度、文化敏感度、潮流跟隨度,我未能深入了解。因此,組織我班孩子參與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命題,一方面可以知曉學生當下喜歡的、接觸的、研究的書籍、明星等生活信息,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一方面又可以讓他們尋找與小伙伴的共同話題,在文字閱讀上做個思想交流,激發(fā)他們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材料的興趣,提高這個類型文本的閱讀能力。
有一段時間,我班學生瘋狂迷上“唐家三少”及其文學作品,于是范歆彥同學便針對這個焦點人物,搜集相關材料并命題:
唐家三少
唐家三少,自稱三少,原名張威,80后網(wǎng)絡作家,生于1981年1月10日,法律本科畢業(yè),唐家三少連寫96個月未斷更新,已申請吉尼斯紀錄?!爸袊骷腋缓腊窬W(wǎng)絡作家之王”得主,第七屆中國網(wǎng)絡作家富豪榜首富。很多人對唐家三少這個名字充滿好奇,他姓唐?他排行老三?皆錯!“因為我小時候喝豆?jié){喜歡放三勺糖,糖加三勺,所以叫唐家三少。”
80歲奶奶追看
網(wǎng)絡文學從1998年至今,已經(jīng)走過了14個年頭,很多人只看到了這些網(wǎng)絡作家賬面上的財富。
唐家三少大部分作品都是玄幻風格,“我有80歲的讀者,就是我奶奶,奶奶都看過我所有的書,2690萬字?!?/p>
掙到錢后,唐家三少在北京買了房子,他有非常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但寫作是每日必修課。
“我記得有一次發(fā)燒40度,那天是30歲生日,晚上燒退了我還寫了6千字。因為如果一天沒寫東西的話,會覺得渾身哪都不舒服?!?/p>
8年來,唐家三少一共創(chuàng)作了13部作品,累計2690萬字,持續(xù)網(wǎng)絡更新105個月未曾斷更直至今日。累計出版簡體中文版124本、繁體中文版436本,韓文版11本。其中作品《斗羅大陸》漫畫改編獲得了單本近百萬冊銷量的佳績。
1.請用橫線畫出唐家三少為什么用三少這個詞。
2.選擇題
①:唐家三少連寫了幾年?( )
A.七年B.九年C.八年D.六年
三少一共創(chuàng)作了( )部作品,累計( )多少字,出版簡體中文版( )本。
A.10.2690.125. B.12.2680.125. C.13.2690.125. D13.2685.120
3.簡答題
①為什么要列出表格里的數(shù)字?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八十歲老奶奶一欄,開頭有提到“我有80歲的讀者,就是我奶奶,奶奶都看過我所有的書,2690萬字。為什么要提到2690萬字的數(shù)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歆彥同學的命題,我和班上的學生們對唐家三少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做題興趣——畢竟,這樣的話題和命題是真正的“投其所好”。而細細揣摩每道題目,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設計了“提取信息”“評價鑒賞”等方面的閱讀能力。倘若不是學生對自己該具備哪些閱讀能力了如指掌,哪能將這些考察意圖融入每道題目中?
三、是非話題,我了悟
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命題材料不僅僅是新聞報道、產(chǎn)品說明書等,它還可以是青春期學生所困惑的一些心理問題,例如我班王梓晗同學就在這個命題角度上給出了不一樣的示范:
追星的利與弊
“追星族”這個詞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現(xiàn)在的明星越來越多了,追星也隨之愈演愈烈。追星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材料一:小詩調(diào)查了一些關于同學們?yōu)槭裁聪矚g明星的原因,整理成了以下主要幾條:
1.樹立遠大目標。
2.向自己偶像學習,有動力。
3.培養(yǎng)自身興趣。
4.如果一個同學沒有追星,那他就沒有朋友,因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偶像,跟上時代的腳步,沒有的話就沒有共同的語言。
材料二:最近發(fā)生的兩件新聞令人們?nèi)炭〔唤?,一是港星劉德華在內(nèi)地拍攝電影時,一位中學生為了一睹其尊容,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的夢想,竟然在他下榻的賓館內(nèi)的床底下,忍著饑餓“潛伏”了17小時,嚇得這位“影帝”、“天王”尊容失色,差點奪門而逃;二是幾位女中學生為了爭得影星胡兵的親筆簽名,不惜以酒相拼,豈知不勝酒力,結(jié)果幾位酩酊大醉。作為追星一族的中學生,現(xiàn)在居然癡迷到如此地步,這究竟是何種“魔力”在作祟?這是否預示著中學生的信仰缺失而導致盲目迷信?社會是否該檢討一下,我們?yōu)橹袑W生營造了何種娛樂氛圍?
材料三:同學們就“追星的利與弊”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地辯論——
正方觀點:追星弊大于利
反方觀點:追星利大于弊(反方一名同學的發(fā)言如下)
“在學生的追星族中,很少有追星追到癡迷的,追星很多是感情上的需要,把‘星當作知心朋友傾訴心聲,追星還可以催人上進,調(diào)解人們的單調(diào)生活,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追星,我們可以學習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來‘取人之長,為己所用讓自己更加出色!”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判斷,以下正確的是( )。
A.所有學生追星的原因都是“材料一”中列舉的四條。
B.文章講的內(nèi)容是“追星的利大于弊”。
C.有的人追星只是為了跟上潮流。
D.“材料二”兩個女中學生以酒相拼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
2.文中劃線句子說明了( )。
A.中學生如此癡迷明星,只是因為個人原因。
B. “魔力”指的是妖魔鬼怪的法術。
C. 社會該檢討一下明星帶來的好處是否更多。
D.預示中學生因為沒有一個目標或理想可能才對明星盲目迷信,社會對也有責任。
3. “材料二”中的“如此地步”指的是( )。?
A. 嚇得港星劉德華尊容失色,差點奪門而逃。
B. 粉絲為追星不惜做出許多荒唐事兒。
C. 最近發(fā)生的兩件新聞令人們?nèi)炭〔唤?/p>
D. 現(xiàn)在的明星越來越多了。
4.你從“材料二”的兩個事例中讀出了什么?
如果是你,作為正方你會怎么反駁“材料三”中反方那名同學的觀點?(至少提兩點)
由于生活的需要,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比比皆是,而在其主體內(nèi)容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勇于打破固有形式,不斷拓展思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努力尋求更緊密的結(jié)合點,使得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材料更加多樣化,真正實現(xiàn)與學生需求的無縫對接。
探索著,實踐著,我不禁猜想:《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學會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無非就是要讓學生在信息爆炸的當下,選擇并留意生活中與己相關的資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自己與信息社會緊密接軌,更自在地享受多元時代給予我們的便利與樂趣。那么,放手讓孩子們嘗試出題,相當于給了他們更廣闊的空間去發(fā)現(xiàn)社會,閱讀生活,思考人生,也使我們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