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菁
摘 要:最近幾年,采用童話教學引入方式漸漸被應用到語文教學領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許多院校都只是盲目地效仿,并未真正體會到該模式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就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內容的運用意義展開討論,希望各位同行能夠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實踐 童話 運用意義
自人教版語文教材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實施以來,小學語文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著重強調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以及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童話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這樣能夠大大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內容的運用進行研究及其重要。
一、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教學的意義
童話教學方式對小學階段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教學方式的研究是未來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童話教學與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需要相符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和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可以能夠根據外界具體的事物做出一定的反應,童話教學的方式是指老師選擇使用直白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講解,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正好與學生該階段的心理需要相符合。
2.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
童話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就是選擇使用有趣的童話語言講解童話故事,童話中所講解的人物都是屬于正派人物,往往是個人英雄的角色,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童話故事的結局通常也是完美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語言、人物、故事的時候,就是在與一切美的事物打交道,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將會運用更多美的語言與人交流,學習童話故事中各種英雄人物良好的品質,讓學生對現實中美好的事物充滿向往,并且把童話中學到的知識和情感在現實中進行實踐,學生更好的能夠欣賞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想象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面對枯燥的語文課本不免會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然而,實施童話教學的學習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的學習空間,學習者可以圍繞課本知識展開探索,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除此之外,老師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自己所喜歡的童話故事了解相關課外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覺性,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
二、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實踐中童話教學基本現狀
1.對童話教學的研究不夠透徹
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對童話教學的研究不夠透徹,僅僅停留在表面。當今社會,國家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與國際的教學水平接軌,不斷對新課程基礎教學進行階段性的改革。許多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學校由于經濟較為落后,教學基礎、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不到及時的改進。比如,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地區(qū)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多媒體、計算機等高等設備,教師無法了解外界的教學方式,對童話教學實踐的相關研究只能停留在過去淺薄的表面上,面對當今社會出臺的童話教學實踐探索極其不透徹,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童話教學情境設置不科學,課堂教學氛圍低迷
教師對語文課堂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法不當,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語文是一門文科性學科,其課堂環(huán)境及氛圍的調節(jié)是展開學生學習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要保持一定的紀律性,但是在討論過程中卻要將這種紀律“丟掉”,注重學生的自我發(fā)揮。然而,目前許多小學的語文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效率太低,無法有效調節(jié)學生在課堂上的動、靜兩種狀態(tài),往往自由討論階段也表現出及其壓抑的氛圍,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學習的動力,自主學習交流偏離教學主題和原本的教學目標,教師很難控制課堂的整體環(huán)境。童話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弊端,但是并不是所有課堂的內容都社會展開童話教學,盲目的開展新型的教學模式往往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阻礙,影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3.童話教學方式過于簡單化
所謂的童話課是用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兒童受到教育是目的,閱讀童話故事只是達成這一目的的一種方式,可是現在很多老師一上語文課就開始讀童話故事,為了讀而讀,將讀童話當成學習語文的目的,所有的文本不加區(qū)別都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讀。使童話與其他文本沒有了區(qū)別,失去了童話教學的真正意義。
4.童話教學形式的單一固定
童話教學實踐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產物,相關的教學形式還沒有發(fā)展全面。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小學教師經常采用表演的形式上童話課,表演課可以將書本文字變成活靈活現的事實,學生的參與度比正常課堂教學要高很多,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課堂更加活躍生動,學生的情緒得到調動,一上童話課,學生們就很興奮。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喜歡游戲,在語文課堂中給學生合理的安排角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表演。但是,童話表演不應該重視的只是形式,更多的是要像演課本劇一樣,讓學生更好參與到語文教學當中。在此期間,學生的表演不能忽略與文本的溝通交流。要不然學生也只會變成一個蹩腳的戲子,綜合的學習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造成一定影響。
結語
總而言之,童話教學實踐能夠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學校在開展童話教學的過程中一定注重其優(yōu)勢作用的發(fā)展,避免不利效果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同時要加強對童話教學實踐的宣傳工作。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童話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了當前童話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現狀,希望能夠引起各位同行的重視。以上均為寫者自己的觀點,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能夠提出更多的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1]唐潔.格雷馬斯敘事學理論在童話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D].河海大學碩士論文,2007.
[2]薛天宇.論《阿凡達》的童話敘事內核和解構主義外衣[D].西南交通大學大學碩士論文,2013.
[3]胡麗娜.時間:童話的”阿德涅彩線”——論童話的敘事結構[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4]徐海青.以小說為例談敘事學理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