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巧
摘 要:幼兒學前教育作為幼兒學習和成長道路的基礎鋪墊,通過與德育教學的結合促進幼兒能夠更健康全面的成長。德育是強調(diào)對行為素養(yǎng)和道德品格的培育,在幼兒園的教育階段將德育正確的融入德育,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端正的思想品質(zhì)。為促進德育與幼兒學前教育正確結合,本文將對兒學前教育融入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前教育;德育教學;問題及措施
幼兒階段的教育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將幼兒學前教育正確融入德育教學,可以在幼兒的成長和培育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但是將幼兒學前教育與德育教學不合理的結合與運用,不僅會導致幼兒的成長壓力,還會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將學前教育與德育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聚集時代的新要求和社會的新規(guī)則。所謂德育就是在成長的基礎上對幼兒品德和思想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幼兒的人文發(fā)展。幼兒的學前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和教育。幼兒階段的幼兒正處于認識世界和接觸新事物的初級階段,幼兒對新事物都抱著強烈的好奇心。而學前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正確的認識事物,從而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通過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幼兒樹立正確的事物認識觀,促進幼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為幼兒的社會生存能力做好鋪墊。將學前教育與德育教學正確的結合與應用,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做一名尊敬他人,幫助他人的好學生,促使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的發(fā)展。
二、幼兒學前教育融入德育教學的問題與措施
(一)幼兒學前教育融入德育教學的問題
在德育與幼兒學前教育的融合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是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同時也不利于幼兒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第一:教學制度的根本問題。因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體制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德育教學的新模式始終無法完全融入到幼兒教學中,不利于對幼兒德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部分教師在幼兒教學中,仍然強調(diào)理論學習,認為只有強化書本知識才能促進幼兒的學習能力的提升。部分家長會給幼兒安排許多課外興趣培養(yǎng)和學前補習班,使得整個學前教育向“小學化”發(fā)展。這樣不僅增加幼兒的壓力,讓幼兒的學習氛圍更加壓抑,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第二:德育教學的應用和落實的問題。雖然德育是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但是部分幼兒園教師并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對德育教育進行研究和分析,甚至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落實德育教學。從而使得教師不能將德育教育與幼兒學前教育正確融合,不利于促進幼兒德育的發(fā)展。加之教師在課堂上對德育的落實程度不夠,導致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缺乏理性認知,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
(二)幼兒學前教育融入德育教學的措施和對策
針對上述提出的幼兒教育與德育教學融合所產(chǎn)生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措施和對策,完善幼兒的學前教育課堂,促進幼兒德育方面的發(fā)展和進步,讓幼兒能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氛圍中學習和成長。第一:針對幼兒學前教育的教材,增加德育教學的內(nèi)容。幼兒階段的課本教材時相對比較簡單和單一的,教師僅僅對課本進行講解是達不到德育的教學要求的。因此,增加德育教學素材,是促進學前教育與德育教學融合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德育課堂情景,讓幼兒通過實際的體會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父親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為父親準備節(jié)日禮物,鼓勵幼兒勇于表達對父親的愛和感謝。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幼兒了解到父親為自己的付出以及對自己的愛,讓幼兒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愛家人,尊敬家人。教師也可以結合當?shù)氐臍v史和背景,為幼兒講解本地的英雄人物以及相關歷史故事,讓幼兒了解家鄉(xiāng)的同時,學習到英雄的精神和品格,促進學生人格認知的健全。第二:家庭與學校相結合,共同促進幼兒德育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家庭和學校是幼兒主要的生活圈,家長和教師是幼兒成長主要的引導者,通過家庭與學校的結合對幼兒進行德育教學,讓德育滲透進幼兒的生活和學習。例如,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對德育在課堂中的運用,主動對德育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升自身的德育教學水平,從而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德育課堂。作為家長,也應該端正對幼兒的培養(yǎng)理念,不過多給幼兒添加學習壓力,積極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成長氛圍,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進行德育滲透。另一方面,教師在講解“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時,可以例舉相關的故事幫助幼兒對“樂于助人”的理解和感悟。然后給幼兒安排與家長作業(yè):共同完成一件“樂于助人”的事。讓家長帶領幼兒對“樂于助人”的進行實踐,促進幼兒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習,促進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進步。第三:將德育教育加入學前重點教學科目,認識德育的重要性。幼兒園的管理者應該注重德育教育,將德育融入安排校園活動和教學總方針,為教師制定德育教學的目標,從而引起教師對德育的重視。另一方面,教師作為教學知識的主要傳播者,自身的德育水平和教學模式對幼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而,教師也應該加深對德育的認識,端正自身德育教學觀念,積極得將德育與教學相融合,促進對幼兒的德育培養(yǎng)。教師還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學習生涯長期有效的發(fā)展。
三、結束語
通過對幼兒學前教育與德育教學的融合的問題和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正確引導幼兒認識新事物,讓幼兒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促進幼兒德與智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教師通過端正對德育教學的認識,將其與學前教育正確合理融合,促進德育教育長期有效的發(fā)展,同時促進幼兒教育體制的完善,促進幼兒園的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春甜.學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6):66.
[2]陳奕奕.關于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3).
[3]符秀娟.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