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慈賢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已經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新時期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 創(chuàng)新策略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好改革與創(chuàng)新工作,積極接受新思想應用新方法,能夠給初中學生帶去全新的語文學習體驗、關注課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氛圍的更新,用新的課堂面貌為學生服務,能夠促進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素養(yǎng)的提高。
一、擴展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擴展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改革來講有著基礎性作用。在時代發(fā)展與教育事業(yè)進步的今天,各個學科的教學內容都發(fā)生了轉變。只有能夠和時代接軌的學科教學內容,才具有學科教育意義,能夠推進當代初中學生學科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在創(chuàng)新與改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的更新。雖然課本教學內容已經發(fā)生了一定變化,但教師還是要關注初中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時代化的文學作品。通過課內外教學內容的結合,讓初中學生能夠放眼生活,放眼社會,將學科學習延伸到自己的個人生活中,時時刻刻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比如在講解《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拓展的方式給學生引入更多有關于春天的文學作品。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讓學生在有對比作品的基礎上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與審美能力。更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了解朱自清先生那個時代的春天,與初中學生所生活的時代的春天。通過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思考更多時代性問題,像環(huán)境問題與情懷問題。借助新的教學內容,打造全新的初中語文課堂,會讓初中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寬廣,推進語文教育改革。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組織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是一項新的教學挑戰(zhàn)。一線教育工作者要積極了解課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并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將其植入到課堂活動中。大膽嘗試,并在嘗試過程中尋找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結構,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成為課堂中的主體。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自主學習模式組織課堂教學。當代初中學生個性張揚,他們具有很多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自主學習任務的布置以及自主學習時間的給予,讓學生能夠發(fā)揮個人聰明才智,通過不同的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講解《終身做科學實驗的愛迪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完成這樣的自主學習任務:總結演講詞的文體特點,了解愛迪生的相關信息,了解有關于胡適的文學常識,明確作者的論述觀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給予學生十到十五分鐘的時間。之后,要求學生做自主學習展示。在自主學習實踐中,學生的個人思考能力會直線提高,課堂參與意識形成。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模式組織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能力,是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實踐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合作技巧,有助于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也能減輕學生的課堂學習負擔,提高語文學習積極性。設置合作學習任務,需要教師著眼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習內容的難度。選擇具有合作意義的主題,促進學生解決教學重難點。而非針對任何問題促進學生合作,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并不是創(chuàng)新與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
比如在講解《老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重難點,設置這樣的合作學習問題:閱讀文章,共同討論表現(xiàn)老王苦與善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寫人的邏輯順序,體會楊絳遣詞造句的匠心。具有合作意義的任務,會讓學生有更高的合作熱情,在合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觀點。有的學生說文章以時間順序編排,有學生說文章中邏輯順序編排。還有學生提出更為具體的信息,開頭四段寫了老王的三點基本情況,用邏輯順序描寫職業(yè)、生理缺陷、居住條件。之后的三段有時間順序寫。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逐漸清晰化。
三、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情緒有直接影響,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要關注課堂氛圍的更新。課堂氛圍涉及到師生關系,也涉及到教學方式。
首先,教師要與當代初中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與愉快。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過于死板,教師控制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不能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學習,影響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當明確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通過發(fā)揮引導者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互動,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傳遞學科知識傳遞。有效方法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也能夠讓學生具有快樂的學習體驗。
其次,教師要重視課堂情境的打造。利用信息技術,將更多形象、生動的教學資源引入到課堂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能夠與文學作品產生互動的欲望,與作者產生共鳴,有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比如在講解《一棵小桃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感受小桃樹成長過程及作者的情感變化。利用視頻與文字的結合,展示小桃樹的生產過程,配以表達作者情感的文字,能夠渲染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融入情境之中。
結語
綜上所述,關注教學改革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的全新發(fā)展契機,努力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創(chuàng)新??紤]學生的需求,突出個人教學特色以及學科特色,能夠讓初中語文課堂有更大的吸引力,使初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史建明.淺談“形訓”在初中語文字詞教學中的運用[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04).
[2]徐娜.巧用科學方法進行初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25).
[3]陳永元.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