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各種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我國步入了微時代。高校是新鮮血液的主要匯集地,在高校的方方面面中都把微時代詮釋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在高校的教學中引用了“微課”,這個新興的教學方法很受學生歡迎,并且提高了教學的效果,由于微課興起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還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高校重視起來,尋求改變的方法,以便微課為高校的教學提供更全面的資源。本文分析了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探析
一、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
1.缺乏專業(yè)的基礎設施
在高校中,想要把微課的作用發(fā)揮的恰到好處,少不了硬件設備的支持,因為所有的信息技術多數都是通過網絡來傳播的,沒有給力的硬件設備,在微課實行起來顯得捉襟見肘。據調查,很多發(fā)達的城市高校中引進了很先進的教學設備,但是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qū),部分高校缺乏資金,沒有條件去購買硬件設備,這些學校一直是沿用老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授課,而微課的教學方法很難去實行,沒辦法把比較有時代性的信息準確的傳達給學生。
2.高校以及教師對教學改革的事情不上心
很多高校的思政課只是輔助的課程,雖然是必修課,但是專業(yè)性不大,所以很多高校不想花費資金在改革上,覺得是多此一舉的。還有很多高校的教師覺得教學改革和自己的關系不大,另外學校方沒有這方面的指示,即便教師研究了也是白研究,去跟學校提出花費資金,可能還要引起高層的不滿,所以就懶得去管這件事情。
3.學校缺乏專業(yè)的教師
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很少有支持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覺得思政課無非是一些死板的知識,再怎么改革教學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根本就沒有改革的必要性。很多高校的思政課教師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授,覺得改革創(chuàng)新后的教學方法可能對于自己不太實用,只有很少一部分年輕教師覺得如果改革的話,通過學習還是可以勝任的。
4.高校的思政課和信息傳播途徑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
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教師很少去通過信息化的途徑來傳播知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教師不善于使用這些傳播工具,也可能是有些教師的“自信心”太強,覺得根本不需要這些輔助的工具,就可以把知識點簡單化的分析給學生,并且效果還差不了。還有些教師上課時確實使用了微課的形式,但是在屏幕上只是給學生看一個電影或播放一些視頻用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基本上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沒什么關系。
二、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
1.完善高校思政課微課改革所需要的基礎設備
要想邁出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步伐,第一步就應該改變高校目前缺乏基礎設備的情況,解決這個情況最主要的就是資金的問題。學校可以向有關政府部門提出申請補助,還可以組織活動向社會各界人士尋求捐款幫助。另外,組織優(yōu)秀學生去各大企業(yè)單位拉贊助,如果贊助成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建設。以上的幾點建議需要高校努力才可實現(xiàn)。
2.各大高校要加強對思政課微課改革的認識
只有學校足夠重視思政課改革,才可以順利的完成以后的步驟。學校要想辦法引導思政課教師重視此事,多次組織會議向學校的相關人員傳達思政課改革的重要性。還要讓各思政課教師不斷的總結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并且把這些教學經驗緊密的結合微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3.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性
高校思政課微課改革最直接的執(zhí)行人便是教師,想要順利的完成微課的改革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基本知識,并能夠正確運用信息傳播工具。對于高校原有的教師要進行培訓,這些教師大部門專業(yè)知識比較強,但是微課教學工具的使用可能不太熟悉,要著重在這方面進行培訓。另外高校還可以引進一部分“現(xiàn)成”的教師,這部分教師在應聘時要經過考核,分成兩部分考核,一部門是思政課的基礎知識,另一部門就是考察教師使用信息傳播工具的熟練情況。
4.健全微課教學體系把教學內容和信息網絡結合在一起
要把微課教學的模式充分的應用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上,高校要健全微課教學的模式,采取有規(guī)劃性的政策,最好成立專門研究微課的組織。在使用微課教學的時候,學??梢蕴岢鼋處熓褂煤畏N教學模式來講解某一章課程的建議,提倡教師使用幻燈片和各種音頻及動畫視頻等方式來授課,在編寫課程的時候要結合微時代的特點來編寫。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微課的教學平臺中和學生溝通,結合探討后所了解到的學生需求和學生的興趣,來制作微課所要講解的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微課是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可以把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網絡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知識點比較易懂,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微課的使用方法簡單,教學的實效性也比較高,另外還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微課平臺里教師和學生交流十分方便。對于微課的不足之處,高校要加緊改革的步伐,促進微時代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耿依娜,陳旻峰.“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反思與改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7,29(12):61-65+74.
[2]黃小波.“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分析[J].才智,2017(32):54.
[3]李博.“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智能城市,2016,2(07):196.
[4]任衛(wèi)偉.基于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5):24-25.
作者簡介:
章英(1963年—),漢族,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本科,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哲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