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歡
摘要: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s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在語文寫作中的自主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的積累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開閹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能力,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就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生 寫作能力 提升策略
在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枯燥、單一,缺乏有效的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同時,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的積累,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時不能真實的表達內(nèi)心的感想等,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對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豐富學生的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強化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落后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大同小異,沒有新意,并缺乏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同時,教師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寫作氛圍沉悶,學生在寫作時難免會產(chǎn)生緊張的情緒,影響了學生的靈感,不能真實的發(fā)揮自身的水平。而且,教師在進行點評時也缺乏針對性,只是簡單的評分,使學生不明白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能有效的進行改進。
(2)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寫作規(guī)范意識,作文質(zhì)量低下
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寫作規(guī)范意識,語文作文結(jié)構(gòu)混亂,語言組織表達不清,缺少寫作的主旨和靈魂,在寫作過程中由于缺少寫作素材和思路,常常出現(xiàn)作文體系混亂,語序不當以及錯別字的現(xiàn)象,無法突出寫作的主旨和情感,導致作文質(zhì)量十分低下。
(3)缺乏寫作素材積累,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由于小學生閱讀量不多,缺乏有效的課外閱讀,進而在進行寫作時,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導致作文質(zhì)量不高。同時,小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在進行寫作時往往與實際生活脫軌,無法與生活相聯(lián)系,寫出的作文生硬空洞,缺乏情感,不知道寫什么。這樣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影響了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作文,往往空洞無物,究其原因,大多應(yīng)付作文,沒有寫作情感和興趣。如果老師不及時醫(yī)好這塊心病,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半功倍。寫作興趣是小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保證。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比如寫《那一次,我成功了》,寫作之前,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如:舉行跳繩、呼啦圈和踢毽子比賽等。寫作時,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有的同學還說了第一次做飯、第一次騎自行車的成功經(jīng)歷,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作文,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2)注意積累素材
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再現(xiàn),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生活閱歷。而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社會的認識膚淺,生活的接觸面也窄,作文的題材自然也有限。一部分學生感到作文難,并不是他(她)不會寫,而是難于沒有東西可寫,好不容易寫出來的作文也是無病呻吟。由此可見,要引導學生克服作文的畏難情緒,解決學生的生活源也是必需的條件之一。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事物、認識生活、積累素材。生活處處皆有美,就看你能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挖掘美。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后設(shè)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nèi)心活動等。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zhì)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這樣,通過大量的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學生自己的素材庫必然日漸充實,寫作文時,所需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來了。
(3)加強閱讀與寫作的聯(lián)系
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nèi)容,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必備的技能,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加強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和寫作素材的積累。
(4)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wù)。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wù)。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方向,除此之外,還應(yīng)該引導學生譴詞造句,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謀篇布局等。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總之,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需要我們老師低起點的推進作文一般寫作的指導,讓學生知道一篇作文優(yōu)秀起來要注意哪些方面,還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搜集素材、整理和運用素材的意識與能力。只要放手讓學生大膽寫作,在不斷修改和反思中肯定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王玉芬.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07):177
[2]何艷麗.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8(18):227
[3]謝宜芬.淺談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8(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