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玉
時代在發(fā)展的同時,科技也在進步,相應的,作為幼兒園教師的我們,在教學方面理應做出相應的改善。隨著幼兒園與幼兒園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們在面對幼兒教學方面也需要摒棄之前傳統(tǒng)的,枯燥的教學方式,積極去探討新型的教學方式。民間游戲是一種流傳于民間的游戲,為一代代百姓所流傳下來,民間游戲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價值。當然,這種民間游戲的形式同時也受到了各個幼兒園的教學革新,那么,怎么將民間游戲應用到幼兒教育中呢?
民間游戲 幼兒教育 價值意義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33-0000-01
曾經有位教育學者說過:“我們面對兒童教育,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兒童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它可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做得好,孩子會受到啟迪,做不好,反而會耽誤孩子?!蔽覀兩頌橛變簣@教育工作著,需要在兒童教育方面花費心思,積極尋找如何更好地做好一位幼兒教育者的工作,如何發(fā)揮身為幼兒教育者的作用。本文,我就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深入探討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并總結出一些教學經驗。
1.將兒童民間游戲融入課間活動教學法
幼兒時期是最天真燦爛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他們不必思考過多的時期,只要每天保持著開心、快樂的心情,然后快樂成長即可,這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愿望。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課間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這個時間段內,可以讓幼兒們享受美好的課間時間,同時也能做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而我們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將這段時間定義為課間早操的時間,這是普遍幼兒園的固定模式。其實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可以很好地將課間時間和兒童民間游戲相結合。
例如,在民間游戲中,有個非常出名的項目——跳大繩。這是一項非常適合集體的集體活動。由兩個教師,可以是班主任和生活教師共同來搖繩。為了符合幼兒們的身高,我們教師在搖繩時需要將身子稍微彎低,起初幼兒們不會跳的情況下,我們教師可以在身旁指導如何進繩,以及如何跳。教師們在搖繩時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不要太快,不然很容易絆倒幼兒們。幼兒們可以排排站,依次進入繩子中間,再由另一個“出口”出來。第二種跳大繩的方式就是一排幼兒們站在繩子旁邊,教師們在搖繩的同時喊口號:一、二、三,跳。喊到“跳”時,學生們一起跳起來。這個跳大繩的民間活動玩法是非常多的,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們的集體意識。
2.將兒童民間游戲融入課堂游戲教學法
在幼兒時期,我們的幼兒們的課堂集中力保持在10-15分鐘左右,這也說明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分成幾個部分,這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兒的課堂注意力。通常在我的課上,我會安排兩個部分。一個是講故事或者唱歌跳舞,另一個就是進行些課堂游戲。在進行課堂游戲的過程中,我會加入民間游戲。我們所了解到的民間游戲是有限的,但在民間流傳的游戲是非常豐富的。當然,在選擇課堂游戲,也是要有選擇地進行挑選。
例如,在我進行課堂游戲教學時,我會盡量挑選一些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的游戲。首先,民間游戲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賦予著地方的文化特色。我曾在一門課上選擇的游戲是《蘿卜蹲》的游戲。這是一項很考驗人反應能力和記憶力的游戲。首先幼兒們需要確定自己的身份。比方這次抽到的詞是蔬菜,參加游戲的學生需要為自己取一個蔬菜名稱,并記住每個隊員是什么蔬菜,當喊口號“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完花菜蹲”時,名叫“花菜”這位幼兒需要喊出“花菜蹲,花菜蹲,花菜蹲完黃瓜蹲”以此類推。
3.將兒童民間游戲融入生活環(huán)境教學法
幼兒園是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大環(huán)境,是幼兒們每天生活時間最多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要注重在這個環(huán)境中對幼兒的啟發(fā),結合好民間游戲,將其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生活當中的民間游戲繁多,有“跳方格、石頭剪刀布、轉陀螺”等,都是從不同的方強啟迪幼兒。
例如,我在教學《捏泥巴》這個民間游戲時,我采用的是“橡皮泥”作為原材料。在民間,起初小孩是用真正的“泥土”進行捏泥巴。在我的教學課堂上所使用的是橡皮泥,通過捏橡皮泥,激發(fā)幼兒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們的動手能力,增強幼兒對生活的洞察力。比方說,我在一次“捏泥巴”課上定的主題是“夏天的事物”。有的幼兒捏出了“西瓜”,也有的幼兒捏出了“螃蟹”,還有“冰激凌、游泳圈”等等這些標志著夏天的事物。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們也開啟了大腦思維,不禁思考夏天當中有什么,這也能更好地教會幼兒們觀察生活。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我關于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教學的探究,身為幼兒階段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因為我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怎樣能更好地啟迪幼兒們,怎樣能更準確的塑造幼兒們的人格素養(yǎng)。民間游戲就是一個很好的幼兒教學形式,因為民間游戲的種類豐富,同時也能滲透到幼兒園的教育當中,對幼兒的教育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興萍.利用民間游戲,促進農村幼兒教育發(fā)展[J].文教資料,2016(07).
[2]王琳瑛.讓傳統(tǒng)民間游戲走進幼兒一日生活[J].新課程學習(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