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30例。對比兩組患者健康教育護理的效果。結果:干預組與常規(guī)組疾病掌握度分別為97.5%、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理想,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心肌梗死;護理干預;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多發(fā)心血管系統(tǒng)急性危重癥[1]。當前,臨床上多實施對癥治療,并強調做好患者的護理干預。本研究為深入探討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回顧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就診先后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30例。常規(guī)組男22例,女8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60±2.5)歲。干預組男25例,女5例;年齡54~77歲,平均年齡(59.3±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常規(guī)組密切觀察病情、常規(guī)用藥指導、心理疏導、日常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干預組實施健康教育,包括:①入院時:熱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主治醫(yī)師等,消除患者陌生感與不安感。②住院期間:全面評估患者,選擇恰當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疾病發(fā)生機制、臨床癥狀、防治措施等;密切關注其情緒變化,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飲水,避免便秘,并叮囑其排便時避免用力過大[2]。③發(fā)放宣傳手冊,定期組織患者觀看疾病的相關知識光盤。④邀請已經康復的患者現身說法,相互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提高依從性[3]。⑤出院時:做好出院護理,詳細告知疾病恢復情況,介紹出院后相關注意事項等。
1.3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①兩組疾病知識掌握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以100分為滿分,評分包括掌握(>80分)、部分掌握(60~80分)、未掌握(<60分);②觀察兩組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以100分為滿分,評分越高,提示情況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疾病知識掌握度兩組疾病掌握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為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代表疾病[5],以其發(fā)病突然變化快、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等特點引起國內外醫(yī)護工作者廣泛的重視,因此早期發(fā)現,早期搶救極為重要,尤其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的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并保持積極心態(tài),從源頭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降低疾病危險性。臨床上誘發(fā)心肌梗死的病因較多,包括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痙攣等,此外,還包括暴飲暴食、便秘、寒冷刺激、吸煙飲酒、情緒激動等[6]。治療該病的關鍵,是采取積極措施,控制梗死面積,對心臟功能進行保護。但是,多數患者缺乏對心肌梗死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極易出現不同程度不良心理,影響依從性和康復效果,需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干預。實施針對性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其消除潛在風險,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本研究對干預組實施健康教育,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多數患者在入院前突然發(fā)病,并產生心臟驟停,心室顫動等癥狀,使其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大量研究表明,約有30%患者因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而死亡,其中大多數猝死的患者死于可救治的心律失常[7]。因此,除醫(yī)生的及時有效治療這一必要條件外,患者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知識的了解、患者的心態(tài)以及患者對醫(yī)生治療的配合情況等都極為重要。健康教育屬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升級模式,不拘泥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而是采用靈活新穎的教育方式及豐富的教育內容使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得到滿足。健康教育是經過認真計劃、組織的系統(tǒng)化教育,實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目的是幫助患者自覺主動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并改善和促進患者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該次采取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真正做到了服務患者,以患者為中心,使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黃春華.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4):668
[2]趙云,鄒恒娣.急救護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yī)學,2015,(1):96-98
[3]李靜.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4):193
[4]孫俊娟,等.健康教育執(zhí)行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17):124-125
[5]孫茂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J].護理論著,2014,(221):147.
[6]葉小紅,等.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1,(2):167-168
[7]王瓊濤,彭清臻.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臟驟?;颊叩脑呵凹本确治鯷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