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體育中考的實際,闡述了實心球教學中女生采用雙手直臂投擲練習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以及實驗過程,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探索出一種對提高初中女生實心球成績的練習方法。
關鍵詞:實心球;直臂;實驗研究
1前言
原地投擲實心球是初中體育課的一個必修內容,同時也是體質測試和體育中考的一個重要項目。那么如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原地投擲實心球的動作技術和提高學生投擲實心球的成績,是我們初中體育老師經常會想到的問題。投擲實心球既需要力量,也需要技術,為提高學生成績,筆者經過反復的探討和實驗,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針對原地投擲實心球項目總結出了直臂投擲實心球的練習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東莞市xxx學校2011屆初三(4)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初三(5)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與本文有關的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實驗研究法。實驗對象:初三(4)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為實驗組;初三(5)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為對照組。實驗時間:2010年10月初至2010年11月初,實驗時間1個月。每周授課3課時,上課內容以初三實心球單元教學為主,總課時為12課時。實驗操作:①前測:參加測試的學生在初二的時候已接受過實心球教學,對實心球傳統(tǒng)技術有一定的認識。本人在9月底對初三(4)班和初三(5)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實心球摸底測試,運用數理統(tǒng)計法分析測試成績,選定實驗組和對照組(要求兩組水平相當,結果見表1、表2);②引入自變量:實驗組在實心球單元教學中采用改良后的雙手直臂投擲實心球技術進行教學與練習,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投擲實心球技術進行教學與練習,在同等運動量的基礎上,兩個班都由筆者來教學;③后測:測試實驗組和對照組投擲實心球成績。
數理統(tǒng)計法。采用常規(guī)統(tǒng)計及差異檢驗對兩組實驗前后的差異進行檢驗。
3結果與分析
3.1實驗前兩組差異分析
從表1、表2的差異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投擲實心球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投擲實心球起始水平相當,根據實驗研究法的有關原理,可以繼續(xù)進行實驗。
3.2對照組實驗前后差異分析
從表3、表4的檢驗結果表明,對照組在實驗前后男生、女生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傳統(tǒng)的實心球教學與練習方法在教學中有顯著的教學效果,能顯著提高教學成績。
3.3實驗組實驗前后差異分析
從表5、表6的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在實驗前后男生、女生也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采用改良后的直臂投擲實心球教學與練習方法在教學中同樣有顯著的教學效果,能顯著提高教學成績。
3.4實驗后兩組差異分析
從表7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兩組的男生在實驗后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即兩組的男生在實驗后水平相當沒有差異。說明兩種實心球的練習方法對于男生來說的有效程度相同。
從表8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兩組的女生在實驗后有顯著性差異(p<0.05),即傳統(tǒng)的投擲實心球練習方法與改良后的直臂投擲實心球練習方法的練習效果在實驗后存在差異。而且實驗組的女生成績在實驗后提高的幅度要明顯大于對照組女生成績提高的幅度,說明改良后的直臂投擲實心球練習方法對于提高女生投擲實心球的成績更具有優(yōu)勢。
4結論與建議
在實心球教學中,采用直臂投擲實心球的練習方法能主動地加強了肩部和腰部的發(fā)力,更能動用學生全身的力量進行投擲,大部分女生采用此方法后,成績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比較理想的提高。
投擲實心球技術難點在于全身協(xié)調用力,采用直臂投擲的練習方法有利于掌握投擲實心球技術的難點,這對一些初學者或協(xié)調性差的學生來說,也是不錯的一種方法。由于直臂投擲實心球對于肩部的力量和柔韌素質要求比較大,特別是柔韌素質。如果肩部柔韌性差得話會直接影響投擲后擺的幅度,大大限制了用力,所以要同時加強肩部柔韌素質練習。
直臂投擲實心球會給肩部和腰部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在平常的練習中不能密集的進行練習,避免造成肩部或者腰部的損傷。在練習前,特別要重點做這兩個部位的準備活動。若在練習過程中感到肩部或腰部有疲勞的感覺,應停止練習,可選擇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力量練習代替。
參考文獻
[1]劉杰,張繼榮.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常見的幾種錯誤及糾正方法[J].體育教學,2007,1.
[2]王光生.對提高原地雙手投擲實心球成績的方法[J].體育教學,2009,5.
[3]吳洲.淺談初中實心球的教學[DB].中國期刊,2011,4.
作者簡介
李俊清(1982.06—),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廣東東莞;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